第19章(2 / 3)

更是柔情满溢。

皇帝也许久未感受过母亲的温情,因而难得耐下了性子,与太后闲话了很久很久。

“当年,你与涵儿常爱携着手,去做些打鸟逐兔的事,”太后怀念般的道,“我还当你们是顽皮的小童呢!一眨眼,都成了人,长大了。”

皇帝听了太后的话,才依稀记起,自己与八弟弟还有这般相偕的过去。心中莫名有些感伤,但皇帝面上仍是笑道,“我与八弟弟,眼下不都在您跟前么?您想见谁,差个人唤一声就是了!”

“你自是行,但你弟弟可不行!”太后嫌他说的轻巧,“涵儿远在齐地呢!能像如今这样,每年多些时候留在长安,叫我时常看看,已是很难得的了。”

皇帝久久望着难得流露情态的母亲,太后见皇帝神色动容,又道,“你弟弟便罢了,好歹有个身边人在旁照料着,便是远在千里,哀家也能稍稍放心,倒是你呢?比你弟弟虚长了几岁,内帷还是冷冷清清的,哀家看了,也是心疼你呀!”

“叫母后忧心,是我的不是。”皇帝说,“只孩儿还未有心仪的女子,此事实在是急不得。”

“好夫妻的感情,不都是处出来的么?何必强求甚么心仪的女子?”太后语重心长道,“哀家想着,含真就是个好孩子,可堪为你妇。”

皇帝见太后又拐到了立后的事,心中就有些不快。“母后何必这么着急?”皇帝含糊t地说,“表妹么……的确是个好姑娘,且让儿臣再看看吧。”

太后见此,怕引得皇帝逆反,就没有再继续说,面上只是点点头,又起了别的话题,与皇帝又说了一会的话,皇帝就告退了。

望着皇帝离去的背影,尹太后轻轻蹙起了眉心。

“奴婢瞧着,相较于前些时日,陛下的态度松动了许多。”宋媪上前道,“您为何还如此忧心?”

尹太后道,“事情一日不定下来,哀家就一日不能放心。”

宋媪闻言,轻轻揉着太后泛酸的肩颈,当作无言的安慰。太后长长舒一口气。

“也罢,总不能把七郎逼的太紧了。”尹太后道,“这些时日呢,多叫含真往七郎跟前去,与七郎培养下感情。至于皇帝身边的家人子么……”她想了一想,“左右都是些婢妾,寻常侍奉皇帝,也便罢了,只不许她们狐媚,勾的皇帝失了心神。”

“时刻有人注意着,定不会有这般胆大的女子。”宋媪道,“您就放一百个心罢。”

尹太后想想也是,就点了点头。

第017章 惊惶

未央宫天子的旨意,很快就传遍了长安内外。

谢洵送走了传诏的天使,见午膳时间到了,就来到了惜棠的院中。

惜棠正与灵儿聊着天,见谢洵来了,忙招呼他坐下,问,“方才我听宫中来人了,可是天子许我们回封地了?”

谢洵神色犹豫。

惜棠有些迟疑地问,“……是有什么别的事吗?”

“也没什么大事。”谢洵说,“就是陛下想着过些日子就秋猎了,就命诸王随驾而行,在秋猎之后再回封地。”

在正午金灿灿的秋光中,惜棠的脸色,忽而一下就变白了。

谢洵被惜棠吓了一跳,“怎么了?”

惜棠额头冷涔涔的,眼前明明是谢洵一如既往俊秀的脸庞,她却不能控制地想起了皇帝,那夜他如同蜘蛛腿般又长又浓密的睫毛,微微弯起来的眼睛,闪烁着无比冰冷的光……一股寒流忽而窜过脊柱,惜棠张了张口,“我就是有些意外,”她勉强找了个借口,“早上也没吃东西呢……”

谢洵被面色苍白的惜棠惊住了,没分心去想她的言语,只连忙倒了盏热茶给她喝,又招来宁安,要他快点往厨下传膳。

惜棠双手捧着温热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