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小朋友还在继续画画、打扫卫生,听见声音也跟着抬头道“叔叔阿姨好”,还有一两个特别害羞的,往后躲。
只有那个英气阳光的男孩子,落落大方地上前,道了一声“叔叔阿姨”好,随后才继续画黑板报。
“你的同学叫什么名字呀?”姜梨好奇问道。
其实她大概知道,因为周舒常在她面前提。
“江恒呀妈妈,我和你说过的!”
“我知道,哪个江,和我一个姓?”姜梨讶异。
听见姜梨问话,小男孩又转过头来,六七岁的男孩子居然是少见的沉稳,“阿姨,我是长江的江,恒心的恒。”
“好名字。”姜梨夸赞道。
“你画得很好,以前学过吗?”周敬屿原本的不快也收敛了,他和一个小孩子计较什么,也就是觉得女儿是个小没良心罢了,温和地问道。
“和我爷爷学过。”
到底是小孩子,被一夸奖,颊边泛上了浅浅的红晕。
“那你们画吧,我们就在这里坐一会,你们老师说等会才能去礼堂。”
他们聊着,也有些其他家长进来了。
几个小孩子继续,家长们随意地聊一聊天。
不过可惜的是,当中并没有小男孩的家长。
艺术节下午三点准时开始。
人到底不是完美的,周舒继承了完美无暇的完美,但同样五音不全。
不过人长得美,还是被老师挑过去充当合唱团排面,站在前张嘴跟着小声唱一唱。
她们换了条蓝色的丝绸裙子,水手领,白色的领口,下面是黑色圆头皮靴,头发统一扎成两条辫子垂在胸前。
周敬屿连连拍了很多张照片。
小学生艺术节现在也是极专业的,有合唱团老师组织排演,也有各个班排出节目去审核的,过了才能演。
周舒只有合唱一个节目,姜梨倒看见那个叫江恒的男孩子,除了男生统一的和合唱团性质差不多的诗朗诵,还有一个小提琴独奏。
现在小孩真是了不起,小小年纪却能拉得有模有样,乐声悠扬,动人。
直到回到家,周舒一路上都在念叨着江恒的名字。
“他画画很好,唱歌也很好听,跑步也可快了。”
周敬屿没再说旁的,专心开车,倾听着女儿的碎碎念,只是唇角还是避不可少地抽了一下。
“那你要向人家好好学习呢。”姜梨笑道。
“我知道呀,妈妈,我想学唱歌别人都不教我的,只有他教我,我上次音乐考试好丢人啊。”
周舒说到这里,语气又低落下来。
姜梨侧过身,摸了摸女儿的头。
她还记得前几天期末,周舒说突然音乐考试,老师说每个人都要上去唱一首书里的歌,周舒很认真地唱,结果所有人都在笑,只有江恒没笑,还教她唱《黄河大合唱》呢。
“下次努力吧,等什么时候有空你请江恒到家里来玩,还可以叫上宁宁一起,你们一块儿写作业,妈妈给你做好吃的。”
宁宁是薛豪和安悦的女儿,和周舒在一个小学,但不一个班。
两个孩子玩得很好,没分到一个班也不影响关系,艺术节上薛宁宁有独唱,姜梨还给拍了好多照片。
安悦薛豪工作太忙没来,是薛宁宁的外婆外公接的她,刚才还和姜梨打招呼呢。
“好,但是他说他爷爷奶奶管他还严。”
“爷爷奶奶,那他爸爸妈妈呢。”
“他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特别忙。”
“好,没事,不着急。”
姜梨安慰道。
那天过后,两个孩子的友情愈发坚固了,江恒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