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宁先跟他们报喜,里正已经跟谭家打过招呼,他们可以踏实住着。

大家都挺高兴的。

沈宁又跟他们说起没给徐大夫送豌豆黄的事儿,“哎,穷让我大脑短路啊。”

裴长青就笑,“没事的,下一次再送也行。”

小珍珠和小鹤年好奇什么是大脑短路。

裴长青就负责解释。

小鹤年仰头看了爹娘一眼,其实他想过的,只是家里不富裕,非必要不会送人东西,而豌豆黄珍贵难得不是野果子,他就没开口提醒娘。

下一次再有这种事儿他提醒一下?

芋泥啵啵

沈宁笑道:“也对,来日方长嘛。”

小鹤年又默念一句来日方长。

还说自己不识字呢。

裴母这会儿在灶屋棚子底下用簸箕搓谷子,想熬米油给家人喝。

见沈宁回来,她把匾箩放一边,“二媳妇,豆腐压好了。今儿二郎照你说的,还压了几块薄的。”

薄的也不多费东西,就是多加几层包袱。

沈宁洗手过去看看,笑道:“很成功。”

裴长青:“这一次点豆腐用的上一次剩下的卤水,效果更好。”

他本想端豆浆和豆腐花给沈宁尝尝,结果俩崽儿已经抢了他的活儿。

小珍珠端豆浆,没加糖的原味豆浆,小鹤年端豆腐脑,加了煮熟的大酱水的咸豆浆,还加了葱花。

沈宁美美地吃了一碗豆腐脑,瞬间满血复活,解乏管饱,疲惫也一扫而空。

吃完她去裴长青拾掇的宅基地那边瞅瞅。

看着那一大片荒草、碎石密布的地方,沈宁有点犯愁,“裴总,你确定咱自己能整完这片地?”

裴长青:“别担心,我正想办法怎么多找人帮忙呢。”

他在考虑要不要拉一支建筑队,自己当包工头,可以带着他们四处承包工程。

办法不错,但是自己现在底子薄,没有威信,别人不信。

得做出点成就来才行。

沈宁突然冒出一个知识点来,“咱把屋子盖这么高违制不?”

古代盖房有诸多讲究限制,不小心违制麻烦。

裴长青:“我观察了一下,里正家房子台基也不矮,只要大门、门楣制式不僭越就没事。”

地势高的人家房子本身就高。

沈宁四下里看看,俩崽儿在家帮奶准备做饭呢,没过来。

她小声道:“我琢磨过了,你还是得用用功参加科举,也不用你拼举人进士的,考个秀才就行。”

秀才就算进入科举功名的门槛了,出去受人尊重,家眷也不会随意被人欺负。

而且秀才赚钱也容易一些。

当然,也很难考。

要是不努力,裴总搞不好要步裴端的后尘,多少年都考不上呢。

那就可乐了。哈哈。

裴长青从沈宁脸上看出了幸灾乐祸,便挠她的掌心,“这里读书太贵了,而且得脱产专心读,我要赚钱可没功夫脱产读书,还是让小崽子读吧,我瞅着他有点天赋。”

让媳妇儿赚钱供他脱产读书?

拉倒吧,他可舍不得。

当然科举他也是必须要参加的,不科举没地位没人权,没有安全感。

只是得等家里经济条件好了以后。

夫妻俩聊着未来计划,沈宁走了一圈,最后道:“自己刨太费劲了,还是花钱找人帮忙吧。”

裴长青又舍不得,“过几天水稻成熟得花钱请人帮忙,刨地就算了,先刨这三间正房就行,大伯他们也会帮忙。”

他盘算过,这时候劳动力非常廉价,请人秋收一天只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