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土房子不值钱,但是宅基地值点,她不想卖。

沈宁直接惊呆了,这么……爽快的?

有点不可思议。

虽然那房子出租的确要不上价钱,毕竟房东还得负责维修呢。

可人家不租岂不是更省事?

他们在镇上有砖瓦房住,几年也不回村一趟,看起来也不像留着房子以后回去住的样子。

谭婆子看沈宁露出疑惑的样子,撇嘴,“怎的,怕我讹你啊?”

沈宁笑道:“哪能呢,婶子在镇上住砖瓦房,自然不稀罕村里那种土坯屋子,潮湿阴冷不说,还透风。”

谭婆子点头,“那肯定,放心吧,不会找你事儿的。以前二蔫巴他们住我房子,要不是他们贪心嘴贱,我也不会给他们赶出去的。”

沈宁虽然好奇,却也不会主动问你们发生了什么事儿。

“婶子,那您和谭叔、谭掌柜说好了,免得他们不知道再生误会,最好和我们里正打个招呼。”

谭婆子呵呵一笑,“放心吧,我们家现在我说了算。我要是不同意,你哪里来的钥匙?你只管和里正说就行,回头他来镇上我会让儿子和他说一声的。”

说完她依然不让沈宁进院儿,而是让等等,她转身回家取钥匙。

没一会儿她将一把系着截褪色红布的铜钥匙递给沈宁。

沈宁接过来,再次道谢然后告辞。

走了两步,她听谭婆子在后面吆喝,“哎,那谁,裴家的。”

沈宁站定,回头,“婶儿?”

谭婆子:“刚才……”

沈宁笑了笑,“婶儿,刚才我冷不丁听了两嗓子,啥也没听明白,倒是白捡骂儿了。”

谭婆子摆摆手,“没事儿了,那房子你就放心住着吧。”

沈宁又福了福,便转身走了。

听邻居骂架的意思谭家闺女不是嫁给陈记粮店的少东家,倒像是给老东家做小了。

这年代闺女给人做妾做丫头的也很普遍,谁让世道艰难呢。

只是周边邻居总归是要说说闲话的。

沈宁对此没有成见,她不会用现代观念要求古代人。

再说美貌从来都是一种天赋资源,和智商、体能一样,有人靠聪明吃饭,有人靠力气大吃饭,有人靠美貌吃饭似乎也无可厚非。

只要没害人,那都没错,只是个人选择而已。

沈宁没想到借房子这么容易,几乎没浪费什么时间。

时候还早,她决定先去附近的铁匠铺预订铁锅,之后再去小姑婆家宋记布庄买棉花。

铁匠是手艺人,而且是官府认证的匠户,和农户不同,他们靠手艺吃饭,也要定期服徭役。

镇上就一家铁匠铺,一如裴二郎小时候跟着爷爷来时的样子,西边还是一家面摊儿,只不过早换过老板了,东边则是一家开了几年的书铺。

这年头城里的书铺都有靠山,没人敢来捣乱,书籍又贵,走科举的学子又多,生意自然兴隆。

路过的时候沈宁很想去逛逛,她前世就爱逛书店,一逛好半天。

她怕自己一逛就停不下来,还是先去铁匠铺。

一踏进铁匠铺就被一股热浪扑面糊来。

铁匠铺里面很空阔,中间一个木架子上放着大铁砧,里面角落有熊熊燃烧的炉火,几个光膀子穿短裤戴着皮围裙的壮汉正在干活儿。

一个精瘦却干练的老头儿左手握着大铁钳子,钳子夹着一块烧红的镰刀状的扁铁块,右手握着小铁锤,叮一下,旁边的壮汉就双手抡大铁锤,“铛”一下跟着敲过去,很快就叮叮当当敲打起来。

另外一个汉子则夹着打制好的铁锄头往旁边的油水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