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是来忽悠他老头子的。
他跟着尝了尝,又不得不承认和镇上豆腐坊的豆腐不一个味儿。
他更加纳闷。
在高里正夫妻俩对豆腐和豆干赞不绝口的时候,裴长青问道:“里正伯,我们新屋子那里想买点石头和青砖打地基,满村就您家买过,想来问问去哪里买合适。”
自己去买一木板车两木板车的,估计价格贵,里正家买了这么多,肯定能便宜点。
哪怕两块砖便宜一铜板都是钱啊。
陶氏笑道:“老头子,咱家不是还有两车闲着的青砖,给孩子们先用着。”
闲是不会闲着的,还可以用来盖猪圈牛棚的。
她是领会到老头子的意思,所以递出橄榄枝。
裴长青笑道:“总共可能得买几车呢,到时候一总算钱,砖也不会烂,就一样价钱。”
高里正连声说不必见外,他觉得事情有戏,也不说豆腐,而是跟裴长青聊盖房子,提供一些打地基、省砖的经验。
“东边十里外童庄有砖窑,我认识他们里正,回头帮你说说,让他们给你便宜些。”
裴长青和沈宁便道谢。
高里正:“他们卖给普通人五文一块砖,我有点关系是四文一块自己拉回来。他们青砖大、结实,虽然比土坯砖贵很多,可传个几辈人没问题的。”
土坯砖十几年二十年的就不行了,修修补补的,青砖房那真是祖上数百年上千年传下来都好好的。
裴长青和沈宁也认可这个,所以想用青石和青砖打地基,不够了用土坯砖,过些年宽裕了再用青砖替换掉土坯,用瓦片替换掉麦草。
只要房子框架在,其实屋顶覆盖什么很容易换。
可沈宁还是被青砖的价格吓到了。
4文一块砖,盖一间标准屋子裴长青算着至少要两千块,还不一定够。
二四得八,那就是八吊钱,三间纯砖就是二十四吊,还不包括木头呢!
而盖泥草房的话,一间只要三吊钱左右。
这个钱主要是买自己没攒够的房梁房檩等大木头,再就是攒粮食请客吃饭,至于土坯砖、麦草、夯土什么的,大部分都不算钱呢。
麦草可以跟村里人换或者借,等自己家收了麦子再还也行。
土坯砖就得天热的时候自家每天摔,晒干了攒着,攒够数千块为止,这个过程可能也得三年。
夯土就是普通的泥土,要半干不湿的,不能是湿泥,这个就地取材即可。
实际上沈宁和裴长青除了那二十吊钱,其他土坯砖、木头什么的全都没有。
木头也很贵,尤其盖房子的大木头。
家里也分了几棵树,但是不能现杀现用,因为木头要阴干几年去除水分,让其适应热胀冷缩等外界环境才能用作建材。
即便可以和别人换也不够,还得买几根。
高里正消息多,他家盖了这么多屋子也不是靠自己种树,全是买的。
瞅瞅这高大敞亮的三间正房,比普通人家的泥草屋子高两倍不止,宽、进深更是不止。
房子高不高大,敞不敞亮,古代就是看你有没有好木头。
房子的进深、开间大小在不违制的情况下是受木头限制的。
普通人家就是一个进深,一个开间,有钱人就可以大木头接木头,那进深就大了,房子也宽敞。
裴长青不想住租房那种小屋子,更不想住原先西厢那种,他想给媳妇儿盖宽敞些的大屋子。
大屋子、大窗户、大火炕。
高里正笑道:“你还真问对人了,我前儿去县里还遇到一个老友,他刚买了一批木材,认识一个大木材商,他们打西边儿山里运来好些个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