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2 / 2)

会不会太早了点,离过年还一个多月呢。

云罗氏手上动作不停:“傻孩子,哪有那么早备年货的。”

想了想又说:“哦,你说这啊?过几天有个大集,准备点东西去集上卖。”

叶峥这才想起来,每年秋收后临过年前,大家身上有几个闲钱,也有点空余时间,几个相邻的村镇都会联合起来举办一个盛大的集市,到时候好几个村和镇的人都会来,做点年前的采买,卖点家常的东西,算是一年里难得的盛会了。

原来如此,叶峥听得若有所思,既然家里人都有点东西要卖,他也不能落后了,必须参与一下。

“娘,你说我把肥皂和咸鸭蛋拿去集上卖怎么样?”

云罗氏听得一愣,又笑起来:“哟,这可是个好主意,肥皂我不敢说,你那咸鸭蛋准有销路!”

叶峥最先腌制的那坛咸鸭蛋已经在秋收时候吃光了,那蛋黄滋滋冒油的鲜美滋味儿得到了全家一致好评,尤其是云罗氏,她已经彻底被咸鸭蛋的味儿给折服了,再也不嫌弃那是用黄泥裹过的,哪顿饭不吃一个,总觉得嘴里都没味儿。

你说她哥婿咋就这么能耐呢,不仅能和老头子说农事,还能和她这个妇人说吃食,进厨房也毫不忌讳,一点读书人的清高和傲气都没有,她可是知道有的读书人一提起进厨房就说有辱斯文的。

叫她瞧着,说这话的人,哪个都没他家哥婿斯文。

叶峥说完话,解了困乏,又重新埋头在书里了。

云罗氏瞧着他哪儿哪儿都好,用功读书的样子更是让她这个妇道人家尊敬,她在外头也听过些闲言碎语,说他哥婿考了两次秀才都落榜,再考也是瞎浪费时间浪费银子。

可是叫云罗氏说起来,哥婿已经这么厉害了,考得中考不中有什么要紧呢,只要孩子想读,家里总要供着他读的。

何况他哥婿可不像其他读书人那般只花银子没进账,今年家里几笔大的进项都是哥婿的功劳,不说一次性给家里二百银子了,就说肥皂吧,现在每天都有人上门来买肥皂,连邻村的人都有,可以说足不出户那铜板就自己飞进来,林林总总也攒了二两多银子,还不都是靠着哥婿想出这做肥皂的法子?

他若不读书,哪里有这样的本事?

不过这些话,低调的云罗氏可是不会到处去说的,闷声发大财才是生存之道,她虽是个妇道人家也明白道理。

很快,大集的日子就到了。

当天,套上牛,牵上毛驴,各自装上满满当当的东西,一家人就朝集市出发了。

牛车上装着重的野物,都是云清和爹在山上打的,赶牛的时候二老累了可以在牛车上坐会儿,叶峥和云清牵着毛驴,驴车上装的是叶峥的咸鸭蛋,和一些煮出来的豆干、油豆腐之类的小吃食。

这是叶峥听说那集就办在一座寺庙附近后才有的想法。

娘说了寺庙里有大几十号和尚,比起卖吃食给一个个的散客,和他们讨价还价那么累,若能得到那庙里和尚的青眼,一次性做那么多人的生意,岂不是更爽快,这叫瞄准目标客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