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不能让自己满意的女人册封嫔位,但是都是郭络罗氏一族,想来姐姐会照顾好妹妹,以后有机会再补偿青黛便是,何需为了一个女人跟太皇太后闹不愉快。
听见这话,知晓皇上有自己的无奈之地,且也看在俩人相互扶持多年的情分上,愿意退让一步。
太皇太后僵住的嘴角渐渐松开缓和,小嘬一口茶,恢复笑容点点头:“还是皇上思虑周全,哀家年纪渐长,能帮皇上的地方有限,往后的路还很长,皇上自个斟酌行走吧!”
“老祖宗容貌甚娇,何以见老?您啊!就是太过劳累,如今大清江山渐安,老祖宗合该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了。”
“要是让老祖宗继续为朕操劳,朕该脸色羞红了。”康熙有感而发一句。
不过太皇太后历经三朝,操碎心思,每日精神紧绷确实不利于养身,而他一国之主,执掌朝政多年手段成熟,心性更是今非昔比,用不着太皇太后跟着操劳,理应让她歇着颐养天年了。
再者,便是一山不容二虎,他和太皇太后皆是强势不容他人质疑的人,性子要强,自己做决定的时候,耳旁听不得各种指点。
语毕,俩人面面相觑一时哽住无言以对,悻悻挪开眼慵懒坐着安静品茶,气氛安静得十分诡异沉重,使得原本狭小的宫殿,此时在感官上无限放大,静听心脏猛烈撞击胸腔声。
太后见此,心突突地发慌,眼眸紧张不适紧盯自己手中凉透了的茶水,等康熙自个觉得无趣走人后,太后才敢松口气。
这祖孙俩气场一个比一个强,她一个都不敢得罪。
孝庄对于康熙今日的态度甚为不满,后宫无主期间都是自己在管理六宫,且不说自己辅佐两任帝王,随着帝王成长,她手中的权利也随之被削弱,以至于被禁锢在狭小的后宫里。
现在又选出一个皇后,就需要把好不容易重新聚拢在手中的权柄交出去,这让重权的孝庄如何甘心?
加上康熙以前多数都是听自己的话,现在为了小小的位份就和她争得脸红脖子粗,可见枕边风威力不小。
蒙古和大清之间的纽扣绝对不能崩断在自己手中,后宫必定要有蒙古贵女一席之地,若是不然,按照大清皇帝薄凉的性子,她前脚刚殡天,后脚皇上就能忘记蒙古对大清的功劳,时刻警惕。
而蒙古也会压不住内心的野心,时常挑衅皇上,从而两族百年友好关系崩坏,有可能兵戎相见。
孝庄沉默把玩手中茶杯转动,阴冷之气染上眸色,稍稍挪动身子坐得端正,努力挺直被岁月压弯的脊梁,周身散发凉意袭人,目光紧盯无人闲逛的门外,忽然出声对太后问道:“今日之举,你有何想法?”
太后被这突如其来的问话声吓得激灵,随即察觉自己反应过激迅速反应过来,紧张地咽了咽口水。
她听出太皇太后言外之意,不过碍于自己尴尬的地位,她何曾敢有自己的真实想法?连先皇不曾临幸自己的事情,太皇太后都不能勉强,她不过是蒙古送来的摆件。
太后无奈摇摇头,面露羞愧回应道:“臣妾无能,不能为蒙古分忧。”
孝庄听完这句话,脸色仿佛挂了一层寒霜,不满怒瞪她一眼:“这种时候你还想置身事外?蒙古是咱们最后的依仗,唯有蒙古好,咱们身为蒙古嫔妃在大清后宫才能好,弄清楚自己的身份,别失了分寸。”
现在状况紧急,太后还想和稀泥,两耳不闻窗外事,如何不叫孝庄恼怒?
就是因为她这副不争不抢的态度,才争不过董鄂妃那贱人,明明有最强的后盾,还小家子气地畏畏缩缩,以至于先皇英年早逝,她的福临啊……
有些人就算是皇后也无用,笼络不了皇上的心,此时气急的孝庄连太后都记恨上了。
听见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