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禁一个人,对皇上来说,轻而易举,退一步说,皇上因对自己不喜,从而对蒙古生厌,那她便是蒙古的千古罪人,一人毁了几代人的努力。
“嗻!”
一个眼神,蒙嬷嬷便知自家主子是何想法,真是进了这四方天,注定会身不由己,哪怕是成为高高在上的太后,身份尊贵,也不能免俗。
蒙嬷嬷眼帘低垂,敛去眸中心疼之色,音色低沉,脚尖一转出门迎接。
“奴婢给皇上请安,给敏皇贵妃请安!”蒙嬷嬷对即将抬脚迈过门槛的两人行礼问安道。
“嬷嬷快起磕,不知皇额娘可方便?朕想给皇额娘磕个头。”
康熙真诚的目光越过蒙嬷嬷,炽热的目光透过单薄的屏风,直视殿内端坐在上首的太后,假装不知真实情况问道。
特意提高两分嗓音,好让殿内之人听见他的声音。
“回皇上的话,娘娘正是听见门外传来皇上的声音,这才有些惊愕不可置信拉着奴婢一问再问,确定是皇上的到来之后,立马命奴婢出门迎接皇上。”
蒙嬷嬷笑应道,同时把人领进去。
这句话一出,令康熙和林琉璃同时对蒙嬷嬷侧目,这女人不愧是太后跟前伺候多年的亲信,用四两拨千斤的语法,把错处落在康熙身上。
隐晦点康熙许久未曾上门给太后请安,贸然上门请安,才导致太后不敢确信,惊愕许久,再三确定好之后,立马就命人出门迎接,生怕怠慢他,侧面说明,太后对康熙并未心生芥蒂,他不来,还有些伤心之意。
“儿臣给皇额娘请安,臣妾给太后娘娘请安!”
康熙俩人进殿后,对太后行礼道。
“皇帝和敏皇贵妃来了,快入座。”太后言笑晏晏对俩人热情招呼道,随后,扭头对蒙嬷嬷吩咐道:“快泡一壶大红袍和奶茶来,皇上和敏皇贵妃好这口。”
“嗻!”蒙嬷嬷微微欠身出去做准备。
“多谢皇额娘/太后娘娘!”俩人异口同声应答道,随即起身入座。
康熙神色踌躇,带有一丝别扭,犹豫努力努嘴几息,才看向太后问道:“皇额娘最近身子如何?昨日忙着过除夕夜,没能和皇额娘闲聊几句,平日里忙于朝政也没能过来给皇额娘请安,问候您身子如何?是儿臣不孝,请……”
“皇帝是国君,平日里日理万机,是常事,哀家身子好着呢,身边多的是奴才伺候,还有太医时常把脉,也不用操心任何事情,自然是心宽体胖。”
“倒是皇帝看着清减不少,皇上再忙也得保重龙体啊!您的身子才是国之根本,您好,哀家才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