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她救回了谢景辰,他们就不会死。

“小鱼一定会让杀死你们的罪魁祸首,血债血偿!”

林鱼对着墓碑磕了几个响头,站在身边的姜太子也深深作了一揖。

“这些年,多谢了。”

林鱼哭了很久很久,姜太子静静守在一旁,仍由她发泄。

直到她声音沙哑的不成样子,才将她扶了起来。

“照月,已经发生的事,我们无法改变,你要过好现在的生活。”

“我想他们也希望你能振作起来。”

林鱼,不,现在应该叫姜照月。

她点头,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坚韧。

马车疾驰数日,终于抵达姜国都城。

远远望见城门,姜照月的心不由自主地提了起来。

然而,当马车驶近,眼前的景象让她瞬间屏住了呼吸

城门口,旌旗招展,仪仗肃立。

在那最前方,姜皇和姜皇后竟亲来相迎。

车未停稳,姜皇后已提着裙摆,不顾仪态地疾步奔来.

“我的照月!我的孩子!”

姜皇也大步上前,这位威严的帝王此刻眼眶通红,强忍着激动,大手轻抚着她的头顶,声音哽咽:“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受苦了,孩子。”

“父皇……母后……”姜照月埋在母亲带着馨香的怀抱里,感受着父亲宽厚手掌的温度。

期盼渴望了十多年的亲情,在这一日终于回到她身边。

积压的委屈、孤寂和伤痛仿佛找到了宣泄口,眼泪无声地汹涌而出。

原来,被人这样毫无保留地珍惜着,是这种感觉。

小鱼终于有家了。

回到姜国皇宫,姜照月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身份从卑微的杀猪女变成了尊贵的公主,锦衣玉食,仆从环绕。

姜皇和姜皇后恨不能将这些年缺失的宠爱都补偿给她,流水般的珠宝珍玩、华服美饰送入她的宫殿。

一日,看着宫人又呈上几盘璀璨夺目的首饰,姜照月却轻轻推开了。

她走到父皇母后面前,郑重地行了一礼。

“父皇,母后,孩儿感念父皇母后的厚爱。这些珍宝华服,孩儿很喜欢。”

“但孩儿最想要的……不是这些。”

姜皇连忙道:“照月想要什么?只要你说,父皇母后一定为你寻来!”

姜照月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我想读书。”

“读书?”姜皇后有些惊讶。

姜照月眼中浮现出追忆和一丝淡淡的遗憾:

“孩儿幼时在村里,最羡慕的就是隔壁能去私塾念书的男子。那时女子不能入学,家里也没有余钱。孩儿只能趁着打猪草的时候,偷偷扒在私塾的窗根底下听夫子讲课,认几个字,学几句诗……”

姜皇后立刻起身,走到她身边,拉起她的手:

“傻孩子,这有何难?我儿如此向学,是好事!”

“明日……不,今日就为你延请最好的太傅!召京都最有才学的贵女入宫,与你一同进学!”

当姜照月怀着些许忐忑踏入专门为她布置的明亮学堂时,预想中的鄙夷和嘲笑并未出现。

被召入宫伴读的几位贵女,虽出身高贵,却都教养良好。

她们早已听闻这位流落民间、历经坎坷的公主归来的故事,眼神中充满好奇,更多的是友善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敬佩。

当姜照月坦诚自己过去的生活,甚至提到杀猪的经历时,一位性格爽朗的将军之女竟拍手道:“公主好生厉害!那杀猪可是力气活,寻常男子都未必做得利落呢!公主能在那般境遇下自立,还如此好学,真乃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