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心交情,青梅竹马走到结发夫妻,金玉良缘,他该为之祝喜才是。”
杨惊春说着朝前头看了看,微微抬手指向前头立着的一尊三尺高的金玉树:“喏,他还遣人送了礼来呢。”
李姝菀随之看去,看见辉煌耀目的金玉树一角。枝干逼真,枝头缀着几颗大枣、花生、桂圆、莲子,取的是“早生贵子”的好寓意。
李姝菀叹道:“不愧是殿下,出手真是阔绰。”
杨惊春连连摇头:“比不过祈宁公主代姜贵妃送来的那一对红玉雕琢的的百鸟栖树,两块整玉雕成,足有一人多高,装进木箱里让二十来人抬进门的,那才叫栩栩如生,难得一见。可惜你今日来晚了,先前他们还在院子里观赏了一番呢。”
玉石多见,一人多高的玉却难得,李姝菀听着有些遗憾:“那下次赴宴我跑快点儿。”
二人正聊着,忽然听见数道屏风相隔的男席那方热闹起来,女客们纷纷好奇地涌了过去。
杨惊春抬头打量,不知什么状况。她叫住一名侍女,好奇道:“男客那边发生了何事?”
侍女道:“回小姐,一位客人猜全了园中的灯谜,主家正赠其彩头呢。”
杨惊春一听,放下筷子抓着李姝菀站起来:“走走走,我们也看看去。”
她惯爱凑热闹,李姝菀跟着起身,道:“人多,你慢些,别磕绊着。”
男女席间的屏风已收叠起来,姜文吟手持一副气势寥落的苍山孤烟字画站在主桌最前头,正含笑抚须,让众人观赏。
围观的人多,杨惊春和李姝菀矮了些,瞧不见姜文吟手中画作。杨惊春攀着李姝菀的肩膀踮起脚探头张望,也只看见一片黑乌乌的后脑勺。
李姝菀扶着她,目光在男客中扫了一圈,看见坐在席中安安静静用膳的李奉渊,旁人都好奇是什么好彩头,他却似没多少兴趣,只顾着眼前可口的饭菜,端着碗吃得欢快,分毫不为外人所扰。
他身边人大多都站起了身,杨修禅也和众人一样,望着姜文吟手里的画作。然而他的脸色在看清画作上题落的诗词时却不显赞叹,而是倏然变得有几分意外。
那笔迹曾与他通信往来多次,他记忆深刻。
杨修禅在怀里摸了摸,摸出李奉渊送他的单片镜架在眼窝,再度往前看去。
人群中,一人朗声开口:“此画精绝,敢问姜尚书这画是何人所作?”
杨修禅闻声,紧跟着开口:“还有这画中诗,不知由何人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