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不是我一个人被牺牲……”

“小雨,你真勇敢。”

还有人扒出了我那篇匿名文章,和现在的事,对上了,说我是“预言者”。

媒体电话,一个接一个我将手机卡取下,只留一个匿名小号,叫“旁观者A”。

我混在爆料帖的评论区,不说话,只点赞,点那些说“需要关注表演型人格障碍”的、

点那些说“父母偏心是原罪”的,把讨论,往深了引。

有人质疑证据真伪,我立刻行动。

上传一张图,是小柔第一次“自残”后,我妈抱着她哭,我爸在旁边说:“小柔别怕,姐姐不会走的。”

时间,地点,人物,清清楚楚。

又一张,是小柔在药店买安眠药的监控截图,时间,是她“自杀”前两天。

再一张,是父亲和亲戚喝酒,醉醺醺地说:“等小柔考上大学,咱们家才算真正翻身!”

发上去。

每一张都像一块砖,把质疑的墙,一块块砸倒。

我还在更新。

“补充说明1:关于遗书。”

“字迹鉴定报告已附,与小柔日常笔记高度一致。”

“补充说明2:关于药物。”

“医院化验单显示,服用量远低于致死剂量。”

“补充说明3:关于动机。”

“附上小柔社交媒体后台数据,其‘受害者’人设为精心运营。”

我不解释,不道歉,不哭诉,我只放证据。

一条条,一环环,像在拼一幅画。画的名字叫:真相。

我把自己,藏在画后面。

我不是施暴者,我是那个,被逼到绝境,才不得不,掀了这桌子的人。

我多次爆料之后,全网炸了。

热搜前十,占了三席。

#林小柔表演型人格确诊#。

#父母偏心逼疯女儿#。

#姐姐的复仇#。

我妈在电视上哭,镜头前,她说:“小雨她……被心魔控制了……”

“她举报我们,都是因为小柔的病……”

“我们做父母的,只求孩子平安……”

我爸跪着,说:“是我们没教好……但小雨,你不能为了自己,毁了这个家啊……”

他们想用眼泪,用“破碎家庭”的形象,博同情。

把责任,全推给“有病”的小柔和“冷血”的我。

门铃响了,是警察,还有税务局的人。

我妈还在演“你们要干什么?我女儿才刚抢救回来!”

领头的警官面无表情。“林女士,我们接到实名举报。关于你无证经营食品作坊,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这是搜查令。”

我爸被带走。

是税务局的人。“林先生。关于你出租车公司长期虚报运营数据,偷逃税款的案子。请你配合调查。”

他们想推卸,想装可怜。可我给出去的证据,不是网传的截图,是原始账本和银行流水,是他们自己签的合同。

每一份都经过机关认证了,时间戳精确到秒,推不掉,赖不了。

法院的电话,也来了。

“林小姐。”

“您申请的‘人身安全保护令’已签发。”

“有效期三年。”

“禁止令中二人接近您二百米内。”

我拿着电话,没说话。

只是把小柔之前发给我的威胁短信,一条条,发了过去。

“你不让我活,我就让全家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