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1 / 2)

阳光朦胧,为沈澈披上一层金色滤镜。贺羡棠看着他,不知?道说什么。

这不是第一次,沈澈和钢琴同时放在天平两端,等着她抉择。

学钢琴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起码没有外人想象中那么简单。

贺羡棠五岁学琴,七岁登台比赛,十几岁留学,跟随过许多大师学习,求学期间,她每天练八九个小时的?琴。

她漫长的?少女时代里,只有练琴和沈澈两件事充盈着她的?生活。

她在国际赛事里拿过第一名?,她凭自己考入茱莉亚音乐学院,毕业那年?,她首次亮相大型音乐会,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弹肖邦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媒体把镜头对准她,那时候,他们只知?道她叫Cecilia。而不是贺羡棠。

那时候,Cecilia这个名?字还?不作为香港贺家的?二女儿或者沈澈的?太?太?出?现。

《留声机》给她做专访,称她是“古典音乐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世界各地的?著名?乐团向她抛出?橄榄枝,只是婚期将近,她在那时选择回香港结婚,与香港本地一家普通的?乐团签署了长期合作协约。

这不是一个职业钢琴师的?好开端。

事实?也是如此。为了和沈澈的?联姻,为了陪他出?席各项会议、晚宴,为了和他扮演一对相敬如宾的?夫妻,贺羡棠放弃了太?多次演出?。

从此贺羡棠的?生活重心?转移到婚姻上。她不再是Cecilia,媒体和公众提到她,更为津津乐道的?是她和沈澈的?婚姻,善意者讲“门当?户对、郎才女貌”,也有人恶意揣测“商业联姻的?背后是各玩各的?”,顶多在八卦之余,提一句“沈太?好像是个弹钢琴的?”。

“弹钢琴的?”,没人放在心?上,因?为他们会说,钟鸣鼎食之家,不弹钢琴玩艺术难道去做医生和律师吗?

好像她只是玩玩。日复一日的?枯燥和十几年?的?求学生涯在几句话里灰飞烟灭了。

北美古典音乐圈子就那么大,她做沈太?太?的?时候,她的?同门正陆续在国际上崭露头角,声名?鹊起。

“我考虑过你的?。”贺羡棠说,“就是我曾经考虑过你,我才会在二十几岁刚成?名?的?时候就回香港和你结婚,我才会在年?轻的?时候推掉了无?数场演出?无?数次机会。”

“可是结果呢?”贺羡棠平静地陈述事实?,“我们离婚了,事业和爱情,我一样也没捞到。”

出?名?要趁早,这话在古典音乐界可太?适用了,每年?有那么多的?天才少年?少女,二十几岁,甚至十几岁,就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贺羡棠已经三十多了。这是她最后一年?能够参加这样的?国际赛事。

“二十几岁,有情饮水饱。但我三十多了,沈澈,我不再做这样幼稚的?决定,你无?法再干预我的?工作、我的?事业、我的?野心?。”贺羡棠看着他,缓慢地、一根根掰开他搭在她腕上的?手指,一字一顿,“这一次,你和钢琴,我选钢琴。”

沈澈剜心?一样的?疼。

他错的?离谱。

他以为贺羡棠原谅他了。以为那些他错过的?时光是可以弥补的?,他曾经不爱贺羡棠,以后他能千百倍地爱她,他曾经忽视她,余生他不会再让她离开他的?视线。

但有些事情,原来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那是二十几岁的?贺羡棠,是还?年?轻,意气风发,如果专心?事业或许早已称为华人女钢琴家第一人的?贺羡棠。

遗憾像二十层床垫和二十层被子下的?一颗豌豆,在他们俩相处时,会永远提醒着贺羡棠。

再待下去,沈澈怕会失态。

总算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