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按照旁边画舫的价格,算上买蟹的钱,大致是差不多的。
老贩一脸淳朴,道:“自家的船,顺道而已,用不着这些钱哩。”
“同样是游河,没什么不同的。”
她如此坚持,老贩千恩万谢的收了,将几大篓螃蟹挪开,让他们上了船,解开拴柱上的缆绳冲舱内的两人吆喝一声:“娘子,大官人坐好!”两手扳着木桨划将起来。
家用的捕鱼小船实在简陋,舱不过是用竹片、竹丝编成而成的半圆篷,倒扣在船体,顶多起个遮雨的作用。里头船板上只铺着稻草席,正中间搁了一张小板凳,空间窄小逼仄,人站在里面都直不起腰。
桨一划,船身摇摇晃晃,赵锦宁就有些站不稳,李偃扶着她走到正中,从袖内掏出一物,铺在了小板凳上,“坐罢。”
舱内没有灯,只能靠街边灯笼借些光亮,赵锦宁撩开面前轻纱,移步走近,模糊看清凳子上铺着的是一方锦帕。
她捋裙而坐,可李偃还是站着的,高大身躯佝偻着,腰杆没有往日玉松般的挺拔,模样倒有些滑稽。
“你笑什么?”
李偃疏朗嗓音突然传来,惹得她心内一惊,无声发笑,都能被他发现,掩唇暗道,他那双眼睛比鹰还利,比狼还尖。
“我仿佛看到你八十岁的模样...”她虽正色,但尾音里还是拉着一丝笑意,“垂垂老矣。”
李偃轻哼一声,“还不是因为公主宅心仁厚,发善心救济贩夫却不顾及体谅我。”说着,他想直腰挺背站好,奈何身量太高,脑袋直顶篷顶也直不起腰。
“这不是救济,”赵锦宁笑着纠正他,“是交易,我付了钱,他渡我游船,银货两讫。”
“你看他不易,多给几两银子便是了,何必非得坐船?”
“贫苦,是救济不过来的,他年逾花甲还能通过劳作赚钱,比京城中年轻力壮的叫花子强上千万倍,我敬佩他。”
李偃在昏昏暗暗的环境中,依然能看清她比日耀眼,比星还亮的漂亮眼睛。
她说:“希望我朝子民都能够不靠旁人施舍,就能有衣穿,有饭吃。”
他一直知道她的心胸从来不拘泥于闺阁,她有野心计谋,心中装着江山,百姓,装着京城,装着李霁言,独独...
李偃久久没有说话,赵锦宁仰脸去看他,他单手撑着篷顶维持着站稳,顶天而立地,恍惚给她一种可以依仗的错觉。
她抬手握上他掌心,“你是我夫,是国朝的驸马,要同我一起为国效力,让天下百姓都穿上衣,吃饱饭,好不好?”
这就是他在她眼中的价值,为她效犬马之力,最后再一簪毙命,好成全她和李霁言的双宿双飞。
胸口利刃锥心,李偃强忍着恨回握她,万千怨憎尽数隐在话语之下,字字在喉间泣血,吐出来的却是毫无破绽:“我...定不辱公主之命。”
船头迎面驶来艘两层楼高般的豪华画舫,满船金灯银烛,焕彩争辉,光亮直逼,临水洒进狭小舱内,光线顺着滚金腾云刺绣朱红袖口扶摇直上,从李偃如纸似冰的面上一闪而过。
“夫君...”赵锦宁看到他的脸,灰中泛白,竟像那年在咸熙宫重伤时的模样,不免疑心又担忧,上船时还好好的,怎么突然脸色这般难看?她抬起另一只手也握了上去,关切道:“身体不适吗?”
“连日阴雨天气,旧伤有些作痛,”他从她手心抽出微微发颤的手,慢慢长喘一口气,“我无事,你不必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