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1 / 2)

刘知南拿起瓷勺搅了搅碗里的粥,是碗加了虾仁的青菜粥,米粒熬的浓稠细糯。

他浅浅尝了口,鲜香暖胃,只搁了细盐的粥保留了稻米的原味儿,又带着虾仁的鲜和青菜的甜。

两勺粥下去,舒缓了他饥肠辘辘的肠胃,他又夹起来一个灌汤包,皮薄的很,晶莹剔透的能瞧见里面的汤汁在晃荡。

刘知南刚想咬一口,旁边那桌的大叔瞧了,咧着嘴好心提醒道:“新蒸出来的可烫了,里面的汤汁要烫人舌头。”

刘知南便收了嘴,小心的咬破了点汤□□儿,里面流出了一小股汤汁,肉馅夹带着香菇的香味儿瞬间浸到他的舌尖。

鲜!他的脑海里只有这么一个字。

吹凉了里面汤汁的温度,他这才一口咬了半个汤包。

肉馅紧实,里面混着的香菇粒Q弹,浸泡在汤汁里蒸了许久,现下一咬便能爆出汁水儿来,再轻轻吸一口汤皮儿,鲜香澄亮的汤汁就流进了嘴里。

刘知南一口气吃了三个,再伴上一口咸香的青菜虾仁粥,整个人都舒坦。

旁边那大叔也点了一屉灌汤包,见他吃的高兴,搭话道:“咱这地儿的灌汤包好吃吧,不是我说,走遍四方,想的还是这一口。”

刘知南笑道:“味道跟别的地方是有点不一样。”

“嘿,可不是,咱这儿的汤底喜欢用鸡汤加了牡蛎,扇贝肉这些一起熬,香菇用的干香菇,泡发后味儿更香,香菇水就顺便倒进汤底去。”

刘知南竖了竖大拇指,“难怪。”

老板娘倚在柜台招呼他:“帅哥,前面有下稀饭的泡菜,喜欢就夹一小碟儿吃。”

刘知南去瞧了一眼,是莲白切成的丝儿,旁边放着红油辣椒和香葱。

“放心吃吧,只泡了两晚上,现在捞起来吃脆嫩,吃着开胃。”老板娘笑道。

刘知南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吃得惯,只往小碟子里夹了一小点儿。

第一次吃这个,有点奇妙,并不像平常的泡菜一样,泡的酸软,还保留着莲白的脆嫩口感,却又泛着一股淡淡的酸,是泡菜坛子里发酵的味道。

就这么就着泡菜和灌汤包吃了半碗粥,他感觉自己整个人都活了过来,四肢舒适,胃部暖暖的。

付钱的时候,遇上菜农给饭馆送菜,老板娘还顺手送了他一根脆嫩的黄瓜,让他在车上吃,说客运车闷热容易晕车。

这让久处大城市的刘知南感受到了久违的善意热情,而他这一顿的花销,不过是他在城市里一杯咖啡的价格。

从小饭馆出来,刘知南去了客运站,准备坐班车到青桐湾。

班车还是老式的客运车,摇摇晃晃了半个多小时,刘知南到了他的最终目的地,青桐湾。

下车的地方有条溪,溪水绕着镇子,岸边掩映着竹林,郁郁葱葱的,虽是夏季,却是凉快的很,上面垄着一座石拱桥,半圆的桥洞倒映在溪面儿上,偶尔有一两只农村土狗跑过去。

刘知南掏出手机准备联系中介给他说的那个人,刚拨出电话,就听见桥对面儿喊了一声,有个人影从对面过来了。

抬眼看去,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儿,皮肤黝黑,笑起来露出洁白的牙齿,阳光热情。

“是刘先生吗?”

刘知南点了点头,“是,你是来接我的人?”

小伙儿伸出手来跟他握了握,“对,你托人买房子的那人是我的大学同学,他让我照顾照顾你,说你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

刘知南道谢:“那就麻烦了,我叫刘知南。”

“杨黎,青桐湾的村干部。”

刘知南笑了笑:“没想到你居然是个村官呢。”

杨黎爽朗笑了笑:“大学生就业困难,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