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1 / 2)

天天赖在他家里白吃白喝,好歹也帮着做些活。

陈正:“今天大棚采收番茄。”

刘知南:“你还有大棚?”

陈正:“嗯。”

“我能去看看么?”他还没见过大棚里的番茄。

陈正当然不会拒绝,“去。”

用了饭,两个人便开着农业皮卡车出门了,路上,刘知南问陈正:“你还种有什么?”

陈正打着方向盘,想了想:“土豆,黄瓜,生菜,有个十几种吧。”

刘知南:“好家伙,你是个地主啊,这要是都是大棚种植,得多宽啊!”

陈正笑了笑,知道他不懂这些,跟他解释道:“没多宽,十亩左右,能种的多,纯粹是因为搭建的是移动式大棚,能够自由移动,可以轮种蔬菜,规模小,采用机械化生产方式,效率高。”

刘知南一听这种现代化小型农场绝对不简单,“那你这走的是什么模式?普通蔬菜转卖批发商还是对口超市?”

陈正知道他是个能聊懂的,开口道:“有机蔬菜会员制。”

刘知南还没有听过这种模式,他颇有兴趣的请教陈正:“恕我好奇,无心打听商业机密,只是头一次听说,你是把蔬菜走成高端品牌,自我打造品牌,固定客户人群?”

陈正笑了笑:“就算全告诉你个明白,也不担心你会效仿成为我的竞争对手。”

刘知南挑眉:“为什么?”难道他看起来一点都不精明厉害?

陈正言简意赅的吐出两字:“你懒。”

刘知南:“...........”

陈正笑了笑,给他解惑道:“从地里产出来的每筐蔬菜都会装箱,上面贴上溯源码,能扫出具体的编码,时间,以及能看到大棚里这一块儿区域的监控,记录了从播种到采收的全过程,每一种蔬菜采收后会在客户群里发公告通知,然后上线到我们自己的APP,进行下单,付款后,会运输到城市里面我们自己的农场超市,会员制提货。”

刘知南认真的听了他的话,忍不住竖了竖大拇指:“你这模式厉害!佩服了!”

他又继续问道:“为什么不扩大一些规模,十亩,年产值怕是对于消费的高端人群来说,低了些,如果扩大上两三倍,产值能往上提百分之三四百。”

皮卡车开进了山路,路两侧生长着郁郁葱葱高大的树木,陈正拐过山道的弯,才道:“不是什么东西越多就会越好,走的是高端品牌,那东西就要少而精,客户群体一旦扩大,下沉到中高端,变得不再短缺,那原先的高端客户就会放弃你的品牌,不再以高昂的价格为你买单。”

刘知南听了后笑道:“你把饥饿营销玩的真特么得心应手。”

第13章 炙烤牛肋排 在山路上盘旋行驶了十……

在山路上盘旋行驶了十几分钟,翻过了一座小山,一大片开阔平坦的洼地出现在眼前,站在山路上能看到数个玻璃温室,还有白色薄膜覆盖的大棚,平坦的地被整齐划分成了一个个小格子,里面的种植的蔬菜各不相同。

停好车后,陈正带着刘知南去了右手边第二个玻璃温室,里面是有机肥种植的小番茄。

数个穿着天蓝色工作服的采收人员在有条不紊的搬着箱子,然后进行粘码,打包,封箱,都是在监控下进行,再将溯源码录入系统。

刘知南眼里是掩饰不住的好奇,他指了指温室里面,征求道:“能进去看看么?”

陈正在和旁边的男人说话,转头看了他一眼,“嗯。”

刘知南便迅速的钻到里面去了。

跟陈正说话的人是这里的农业负责人蒋开,农业大学毕业,当初接受了陈正邀请,脱离大城市来到这里,他醉心种植研究,厌烦大城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