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民女与林大家共同钻研的改良技法。”我恭敬回道,“林大家主要负责指导。”
太后赞许地点头,又看向顾家的万寿图:“这幅也是盘金绣,但似乎略逊一筹。”
柳依依急忙上前:“启禀太后,这幅万寿图是民女...”
“民女记得,顾家绣坊的招牌绣娘是谢挽舟。”太后忽然道,“去年进贡的那幅双面绣,哀家至今记忆犹新。”
柳依依顿时语塞。
太后若有所思地看了看我和柳依依,最终道:“三幅绣品都留下吧。寿辰后自有定夺。”
出宫时,顾清寒追上来:“挽舟,今日多谢你在太后面前为顾家美言。”
我诧异道:“顾公子何出此言?”
“太后原本对万寿图评价不高,但你说与林大家共同钻研...”他顿了顿,“太后这才没有当即否决顾家绣品。”
我淡淡一笑:“顾公子想多了,我只是实话实说。”
正要上车,忽见一个太监匆匆赶来:“谢姑娘留步!太后单独召见。”
太后单独召见,竟是为了请教盘金绣新技法。
我耐心讲解演示,太后亲自试了几针,大为欣喜。
“难怪顾家绣坊能在江南独树一帜,有谢姑娘这样的人才。”太后感慨道,“听说你现已自立门户?”
“是。”我恭敬回道,“民女在京城开了家小绣坊。”
太后若有所思:“哀家记得您曾是顾家养媳?”
我心中一紧,坦然道:“是。但因故已经离开顾家。”
太后没有追问,反而道:“三日后寿宴,哀家要当众宣布贡品遴选结果。你可知哀家为何选了三幅?”
“民女愚钝。”
太后微笑:“万寿图代表传统,山水双面绣代表技艺,而你的瑶池赴会图代表创新。刺绣之道,需三者兼备方能长久。”
我豁然开朗:“太后英明。”
第9章
离开皇宫时已是黄昏,萧衍的马车等在宫外。
“太后单独留你这么久,所为何事?”他关切地问。
我简要说了一遍,萧衍沉吟道:“太后这是要抬举你。但直接下旨兼并顾家,于理不合。”
三日后,太后寿宴盛大举行。
我与众多京城商户一同坐在偏殿。顾清寒和柳依依坐在对面,神情紧张。
宴至一半,太后果然提及贡品遴选之事。
“今年绣品甚合哀家心意,特别是三幅入围作品。”太后缓缓道,“但哀家决定,今后宫中所用绣品,主要交由锦绣阁供应。”
全场寂静。
太后继续道:“谢挽舟的绣艺创新而不失传统,深得哀家心意。特赐皇家御用绣坊匾额,准其吸纳各家优秀绣娘,发扬刺绣之道。”
我上前谢恩。太后温和道:“哀家希望你能将江南绣艺发扬光大,若有需要,可招揽其他绣坊的优秀人才,共谋发展。”
宴会结束后,顾清寒在宫门外拦住我:“挽舟,我们能否谈谈?”
我看着他:“顾公子想谈什么?”
“太后的意思很明显了。日后京城绣坊都以你为主,其他绣坊难以为继。”他语气沉重,“顾家绣坊是祖业,不能毁在我手上。能否......请你给顾家绣坊一条生路?”
我摇头:“太后并未禁止其他绣坊经营。顾公子若想振兴家业,该从提升绣品质量着手,而非来求我。”
正要离开,忽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踉跄跑来------是顾家的老管家。
“少爷!不好了!绣坊起火了!”
我们赶到时,顾家绣坊已陷入一片火海。
火光冲天,映照着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