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瑾安试图去理顺谭灵越的?逻辑, 最后得出,应该是皇帝那?边的?锅。
谭灵越少有名气,又容貌俊秀,说话还好听?, 入翰林院一年就在皇帝留下了印象, 皇帝很喜欢召他去读书。
来年五月,便是新科进士们入职的?日子, 上一届进入官场的?新官们也该腾出位置来了,于?是就在今年九月, 吏部对所有在翰林院任职的?官员进行了评定考核, 其中也安排了一场翰林院庶吉士的?考试,凡是想要进入翰林院的?人,不管在职不在职都可以参加,至于?那?些外放做官的?, 他们就是跟着其他官员一样, 走三年考核的?路子。
翰林院的?考核会比较特殊也实属正常, 其一, 翰林院是一甲考生?们做官的?起点, 同时也是其他人想要当留任京官的?捷径;其二,非翰林不入内阁, 翰林院就是阁老?的?培育温床,地位自然?不一般;其三,也是上面说过的?,会试在三月,之后从五月开始新科进士们会陆续入职,位置必须在之前?就空出来,这和吏部的?三年考评时间有差异。
总之,谭灵越、崔酌、刘正等人的?考核都顺利通过,得以晋升官阶,谭灵越和崔酌都留在翰林院中,而刘正也正式成为吏部的?属官,让刚刚知道?刘公子到底多“败家”的?户部气得上下咬手绢。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句秦廉,这位上上届探花郎,跟着崔鹏飞列的?书单学习,和柳固关系很好的?翰林院前?辈,在这次考核之中并没有继续选择待在翰林院,也没有往六部挪位置,而是很出乎意料地选择了去国子监教书育人。
虽然?说国子监的?官员也是由朝廷任命的?,但到底是教育机构,不比朝廷,而且国子监晋升渠道?有限,最高位置也不过是五品祭酒,一般来说入了国子监就很难再回?到朝堂之上,这是个养老?部门,通常都是官场沉浮数十载,表现实在不突出,才会被?指到这里?来。
像秦廉这种正是入朝为官的?大好年龄往国子监跑的?,这是大启的?头一个,尤其是秦廉工作能力不差,在皇帝面前?也算得眼,不出意外他再在京城熬过一轮就会被?外放做官镀金,再回?来就平步青云,内阁名额有限不敢想,但六部一个侍郎位置是绝对没问题的?。
这样的?“前?途无量”者,却竟然?选择去国子监,实在叫人不敢相信。
翰林院不少人都唏嘘,甚至怀疑秦廉这样的?选择是受到了针对,是被?谭灵越给“挤”走了。
谭灵越虽然?不相信,却也还是去求证了一番,秦廉对此?哭笑不得,“我?只是同柳弟一般想清楚了,比起为官做宰,我?还是更喜欢教书育人。”
秦廉说着给谭灵越展示了一下柳固寄来的?信件。
柳固毅然?决然?辞官,怀揣着薛瑾安写的?《基建手册》踏上了回?乡之路,他一心想要遵循书本上所写,成立一所不分高低贵贱,士农工商什么都可以学的?学院,他想要将这样的?思想传递给全天下,改变如今的?教育格局。
然?而等到他返乡之后,冲着他名气来拜访的?人很多,一旦说起这个梦想,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的?人也更多,学子们都认为他这是误国误民?的?谬论,坚持“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理论,奋斗在维护阶级利益的?第一线。
若是按照柳固一样恃才狂傲的?性子,只怕早就写诗作赋将他们骂得狗血淋头,牢狱之灾到底磨平了他的?些许脾气,在京中经历的?种种事情让他明白了天有多高地有多阔,他并没有就此?气馁,而是开设了教导科举学识的?私塾公开招收学生?,从蒙学到举子全都收,束脩费用收得也不高。
虽然?因“无差别教育”的?原因,很多人都觉得柳固的?思想有点问题,但不可否认,柳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