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1 / 2)

车厢里早就备好了热茶水和刚出锅没多久的早膳,温叶不小心起晚,早膳只能在车厢里草草用了。

处庄子连在一起,温叶选了中间那处庄子作为落脚点。

在车厢里睡了个回笼觉,温叶醒来后一问,得知才走了一半路。

马车足足行驶了两个多时辰,到了地方后都快中午了。

温叶走下马车,遥遥一望,远处雪白,一望无际。

好景色。

温叶正驻足欣赏着,一阵冷刀子风刮过。

温叶:“......”

算了,还是赶紧进屋吧。

国公府。

陆氏今天特地起晚了些,慢悠悠用了早膳,坐在暖阁的炕上,手里也捧着本书,不过是一本诗经,案几上摆着一壶热茶和一碟点心。

待翻看了几页后,陆氏才问:“人出府了没?”

冼嬷嬷道:“夫人您还未起身时,二夫人就出发去庄子上了。”

陆氏勾唇:“总算轮到她忙我歇了。”

别说,这种感觉还真挺不错,怪不得温氏愿意整日窝在西院不出来。

冼嬷嬷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她也是头一回见夫人这般,仿佛回到了年幼,还是小姑娘时的娇脾气。

二夫人还真有能耐。

陆氏舒舒服服喝了口热茶,刚拿块点心准备尝尝,青雪从外头进来,福身后道:“夫人,大姑太太到盛京了。”

手里的点心吃也不是,放也不是,明明算好的日子,所以她才特意选了今天‘病了’的。

陆氏问道:“不是说明日才到?”

青梅回答道:“说是路上差点遇到了雪崩,大姑太太怕再生意外,便让车夫连夜赶路,此刻估计已经快进城了。”

来国公府报信的是跟随大姑太太身边多年的侍卫,青梅认得他。

这位大姑太太是老国公的另外一个嫡亲妹妹,比嫁入昌南侯府的徐姑母大上两岁。

当年也是低嫁,不幸的是,没两年郎君就因病去世了。

大姑太太这几年随儿子外放,一直未曾回京。

去年儿子在任地上娶了妻,因路途遥远,陆氏便将贺礼添了双倍,派人加急送过去的。

儿媳妇进门,大姑太太就觉得今年怎么着也要带儿媳回京认一认人。

于是婆媳俩便撇下了儿子/郎君,带着一众仆从侍卫,风尘仆仆,从千里之外的陵城启程回盛京。

一早就书信约定好的,婆媳俩入京,暂住国公府,陆氏院子都准备好了,就等她们明日到了之后入住。

可千算万算,没想到二人提前入京了。

陆氏很是无奈,放下手中的诗经和点心,下炕。

待穿戴好后,陆氏开始吩咐:“去叫厨房准备热汤热食,姑太太住的院子再派几个人过去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地方,记得把姑太太爱闻的熏香点上。”

“算了,院子那我亲自过去一趟。”陆氏深深叹了一口气。

她就是个劳碌命吧。

郊外庄子上。

温叶在屋里的炕上暖和过来后,也到了用午膳的时辰。

庄子上的吃食都比较随意,没有国公府的精致摆盘,但胜在味道都不错。

出门在外,没有那么多规矩,温叶直接点了个大乱炖。

一锅里有鸡块排骨土豆,还有暖房里种的茄子豆角等等,炖得软烂,铁锅边上一圈还贴了饼子,蘸汤汁吃,香得很。

温叶听说庄子上还养了鹅。

外头正下着大雪,瞧,老天爷都在帮她。

温叶打算在庄子上住两晚,明天吃铁锅炖大鹅。

国公府西院。

大姑太太即将到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