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看着那盆翠绿的薄荷,她心里涌起一丝感动。
十年了,需要多么用心的养护,一盆植物才能拥有如此漫长的生命。
对他们之间的感情,他同她一样,从未停止爱。
朱旧回到母校海德堡大学医学院任职,担任讲师。
她还加入了热带病与传染病研究小组,以此作为今后的专业主攻方向。
海德堡最寒冷的冬天来临了,大雪纷飞,他们靠坐在壁炉旁边喝薄荷酒,他亲手酿的。
他说:“没有做出奶奶的味道。”
她微笑摇头:“那是独一无二的。”
她眨眨眼:“但是,有云深的味道,也是独一无二的。”
“朱旧,我们认识多少年了?”
“唔,我想想,如果从初见算起,十七年。”
十七年,如此漫长的一段光阴岁月,他们都存在于彼此的生命里。
圣诞节那天,她在阁楼书房里找一本书,忽然翻出藏在书柜最底层的一个纸盒,她打开,放在上面的是一些信件,盖了邮戳的都是她在叙利亚时写给他的信,而那些贴了邮票却从未发出的,是他写给她的信。
她拿起信件,正准备拆开,目光忽然掠过纸箱底层的东西,是一些照片,她拿起来,然后整个人都怔住了。
全部都是她的照片,但她却从不知这些照片的存在。
2004年,2005年,2006年……到2011年,从他们分开后,从海德堡到旧金山。
低头吃饭的她,走路的她,沉思的她,在学校图书馆埋头看书的她,在咖啡馆打工的她,穿着白大褂的她……每一张照片上都写有日期,大多是她每年生日的那天,或者他们的结婚纪念日。
他曾拄着拐杖,慢慢跟在她身后,曾离她那样近,但他却从未告诉过她。
她坐在地板上,抱着那沓照片,心里酸涩得想要落泪。
原来那些孤单寂寥的日子里,她并不是一个人度过。
她将他的小秘密又塞回箱子里,也没有同他提及,时光深处的记忆,让它留在岁月里就好。
公历新年后,傅云深也开始忙碌起来,他在朱旧的学校外面,接手了一个转让的小西餐厅,他找人改造了下,重新装修,四月初,他的私房中餐馆正式开业了。
那天是周末,朱旧不上班,她一大早就去花店,买了一盆翠绿的薄荷盆栽,送给他做开业礼物。
她站在门口,仰头打望小餐馆的招牌,小小的门头,黑色牌匾上,用翠绿色写着几个英文字母:Mint。
你知道薄荷的花语吗?
咦,云深同学,你竟然还对这种小女生才看的东西感兴趣?
朱老师,我只对薄荷这一种植物感兴趣。
那薄荷的花语是什么?
愿与你再次相逢。
餐馆真的非常小,只有六张桌子,却布置得如家里的餐厅一般温馨,处处细节可见用心之处,很多书与装饰画,以及每个角落,都可见翠绿的薄荷盆栽。
整面墙的落地窗,阳光充沛地映照进来。
朱旧怕傅云深太累,规定他每天中午只营业一个小时,晚上一个半小时,反正小店也不旨在赚钱,算是他的爱好。
因为口味实在好,又限时,很快Mint就成为红店,订位电话都要被打爆。
后来很多学生得知是朱旧家的店铺,便想走走后门,她在课堂上向来是温和的风格,跟学生们很容易成为朋友,所以小朋友们爱跟她撒娇,女孩子也就算了,有一次在店里,傅云深看见有个长得非常精致漂亮的小男生抱着朱旧的手臂撒娇要订座位,他将朱旧拉到厨房里,一脸正经地表达心声:“朱老师,跟学生打成一片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