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笑着,忽然想起什么,“哎呀,厨房里还炖着汤呢,我去看看好了没有。

你帮我把这些药草都收到药柜里去。”

朱旧将架子上的药草一一收拾好,然后走去厨房。

炉子上炖着汤,飘散的浓香里混淆着淡淡的中药草味,朱旧知道,奶奶做了她最拿手的药膳。

每次回家,奶奶都会想尽办法给她补身体,恨不得把所有的好东西都煮给她吃。

她蹲下来,要帮奶奶一起择菜叶,奶奶却赶她去巷口超市买生抽。

天色渐晚,这片区城是莲城最老的一个居民区了,楼房陈旧,多是两三层的民居,巷子里的公共设施也旧了,路灯昏暗,还有的坏掉了也没人来修。

巷子两旁林立着很多小店,五金杂货店、水果店、蔬菜摊子、小卖部、炒货店等等,人声杂乱,但朱旧却觉得亲切又温暖。

这是她从小生活长大的地方,这座城市日新月异,但这条梧桐巷,似乎都没有怎么变过,依旧如初。

梧桐巷,梧桐……踢踏走着,她有点发怔,耳畔忽然就回响起了久远的一段对话。

“这个巷子叫什么?”

“梧桐巷啊,梧桐树的那个梧桐。”

那人淡淡的嘲笑,“这破巷子一棵梧桐树都没有。”

她很不服气地说:“切,谁规定有梧桐树才能叫梧桐巷啊!”

“这名字不错,征用了。

以后,它就叫梧桐了。

来,梧桐,叫两声。”

他怀里趴着的小狗像是听懂了新主人的话,真的“汪汪”叫了两声,他哈哈笑着,得意地拍着狗狗的头,赞它真聪明。

那一天,好像也是这样的一个夜晚,夜幕初降,路灯刚刚亮起来,杂乱的人声里,她与他并排走在这条巷子里。

那是他们的初见,好多年过去了,一切却恍如昨日。

吃晚餐时,朱旧看着不停给她夹菜的奶奶,灯光下老人的笑脸上布满皱纹,白发如银丝,刺得她眼眶发酸。

岁月催人老,这是她最亲最亲的家人啊,她一天天老去,可自己能陪她像这样坐下来一起吃饭的时间,却少之又少。

哪怕是中国人最在乎的春节,她也缺席了好多次。

晚上她抱着枕头跟奶奶挤在一张床上睡。

“这次待几天啊?”

奶奶的语气里已经有了不舍。

“请了一个星期的假。”

她顿了顿,抱住奶奶的手臂,撒娇说:“我不去美国了好不好,我留下来陪你。”

“说什么呢!”

奶奶忽然严肃起来:“丫头,你不仅是我的孙女,你还是很多人的医生。

你记住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有自己必须要去做的事情。”

“好啦,我开玩笑的呢!”

朱旧又心酸又骄傲,这就是她的奶奶,宠爱她,但从不娇惯她。

她从小就言传身教,教她做一个正直、善良、独立、坚强、有责任、有担任的人。

当年她出国念书,她知道医科难念,又因为经济拮据,就算有假期估计也很难回家一趟。

所以很不放心奶奶,她离开后家里就剩下她一个人了。

临行前她情绪很低落,甚至在离开前一晚忽然任性地跟奶奶说,不去了,就在国内念大学也挺好。

最后也像这次一样,被奶奶严厉教训了一番。

祖孙俩又细细碎碎地说了很多话。

夜一点点深了。

“丫头,有没有遇上……喜欢的人?”

奶奶的声音忽然放得很轻。

朱旧听出她话里的小心翼翼,心里忽然泛起苦涩,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