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1 / 2)

有一次接弟弟放学的时候,少年宫传出悠扬的琴音,后来,我知道那是古筝。

在我带着弟弟偷偷听的十五分钟后,迎接我的是母亲的一巴掌和责骂。

「接到弟弟为什么不回家,死丫头,胆子肥了,为什么不赶快回家做饭。」

「妈妈,妈妈,妈妈……」

我也选择顺从内心,弥补了我迟到十五年的童年。

养孩子第二步,满足他的兴趣。

之后的日子,女儿顺利升入重点初中。

因为之前的沟通,她的补课班一下锐减,学习压力减轻不少,学习竟然比之前还好。

这让我更感谢之前给我提建议的网友。

我把视频发在网上之后,竟然小火了一把。

我专门发私信感谢了之前的网友。

「谢谢你,我和女儿关系融洽很多」

「她甚至开始跟我讲她学校发生的事情」

「我现在也有在学习古筝,算弥补一下童年」

愉快的评论氛围中,也夹杂着一些

「阿姨,叔叔呢,完全没看见」

「对呀,看着家里的布局感觉也像没有爸爸的样子」

「感觉看到了传统中国式家庭」

「楼上+1」

我想过父亲缺失是不对的,但我的童年确实很少有父亲的身影。

父亲一般总会在饭后,叼着烟斗,在家里指点江山。

田间地头里,也总是母亲一人在劳作。

父亲在外打工,钱却很少拿回来贴补,一般都用在了他的吃喝上。

女儿回家也问我,「爸爸多会儿回来,我已经很久没见了」

7.

我还没想好该怎么应付,公公婆婆先一步到了。

没有想象中的嘘寒问暖,公公婆婆一到来,就开始了劈头盖脸的谩骂。

「你疯了吗?你不知道我儿子是大公司的人,你就发那种视频去污蔑他!」

「我看你真是胆子肥了,还在网上说什么,女儿是最贴心的小棉袄,妈妈会一辈子保护你」

「你不给我家生个孙子也就罢了,还把一个丫头片子当宝,真是疯了!」

「赶快把林盛叫回家,他还把这儿当不当家了?自从桐桐上小学,他到底回来过几次!」

顾不上婆婆,我先将女儿送进了房间,这些污言秽语妈妈一个人就可以。

养孩子第三步,让宝宝有充分的安全感。

儿时的我很害怕父母同时在家,因为同时在家意味着两份责骂。

他们对生活的不满可以通通发泄给我。

煮的菜硬了会挨打,吃的饭多了会挨骂,只要顶嘴,便会让我滚出家门。

每当说出这句话我都很害怕,只能跪在地上,求父母原谅,自己一定不会再偷懒,下回一定再快一点。

再长大一些,母亲话里有话告诉我和妹妹,这房子以后是弟弟的,我给你们两个留了间屋子,你一定要感恩戴德,哪有出嫁出去的女儿娘家还有屋子的。

但这些想法,都在网友告诉我这些是典型的封建迷信后改观了,这是我的女儿,这是她的家!

我没有同婆婆吵,吵架是不会解决问题的,只会激化矛盾。

我给公公婆婆倒了水,请他们坐下。

「你儿子不回来,我也没办法,他总说外面忙,他要赚钱。」

「他说忙,你就不可以多体谅体谅他?他是男人。」

「可我不是他妈妈,我有自己的生活,我有女儿要养。」

婆婆被我的话吓到捂住心口,伸出拇指用力指向我。

「你是疯了吗?你还是老林家的媳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