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藻在外间说道:“娘子,十娘已经送回紫薇院了。”
全府都在忙着,尤其是蟾宫院更是忙到脚不沾地,无暇再照顾谢珍果,加上女官已经请来,所以范氏便让她回自己院子里去了。
宝因只轻轻嗯了声,乳母也已经换过,余下的便看十姐自己品性如何。
-
到了九月初一这日,范氏为宝因在西棠院办了场于归家宴,谢贤则被官家诏进宫中,听说林业绥今夜也进宫去了。
欢笑过后,谢晋渠几个先回自己院子去了,范氏单留下宝因要说些体己话。
戌时正刻,宝因才从屋里出来,刚左转往游廊走,一个穿着还算体面的仆妇从院门进来,瞧见要找的人,急忙招呼:“娘子。”
宝因只好在廊下停住,等人到了眼前,才笑着喊一声:“张妈妈。”
张妈妈左顾右盼后,近身小声道:“李姨娘想见见娘子。”
“她不好好养病,见我做什么。”
“怎么也是生你的人。”
宝因望着一树早银桂,不作一言,早年李氏生下她后,因备受冷落又不愿拿着谢府给的细软地契离开而时疯时好的,所以她被送到范氏身边。
听说近年来已经好差不多了。
宝因失笑:“她虽生我,可我是太太的女儿。”
屋里范氏这才开口,尽是和蔼体谅:“既然她想见五姐,那五姐便去见见吧。”
李傅母听见外头动静,感概摇头:“五姐怎会如此无情的。”
范氏却叹笑:“我瞧她可多情,你以为她那话就是全然真心的?。”
“她的嬉笑怒骂总是得体,可没人晓得她哪次是真哪次是假。她不愿多管的事,总能有法子脱身于外,实在脱身不得,也总能全身而退,谁也得罪不了,可那些奴婢为何万事都求她?这又岂是无情二字能做到的?这样的人嫁到高门世家去,治理内宅,内宅安,或有些姑婆争执,由内宅起的大祸却是绝没有的,男人的仕途也能顺畅,宠爱名声必不可少,她的夫家和娘家在朝堂外事上必会更紧密。”
博陵林氏到底不是个好去处,世族是不会再让林氏来搅乱这池湖水的。
-
节瓜院里,李氏兴冲冲的端出自己到东厨亲手做的莲花黄酥招待宝因,张妈妈刚一出屋,她的高兴也多了几分利:“娘子明日就要出适,一晃十七载,我病这些年还能好,也是沾了娘子的金光才比那些使粗活的强些,以后还得仰仗娘子,可别当上高门太太就忘了姨娘。”
李氏大半辈子的心思都在这,宝因又岂非不知,儿时她就知道,生她是为荣华富贵,不愿离开谢府也是图她日后所嫁,装疯让范氏养她也是如此,哪能全是为了她,只是未料到还能这样摊开了说,几番刮肠翻肚都启唇便止。
谢贤说她从没有过什么先生,其实她的启蒙先生就是李氏,李氏家里是开办私塾的,自幼跟随父亲读书。
宝因不冷不淡的瞧着妇人,如今她要出嫁,便是续续母女情都懒得做戏。
“你的生恩,我都记着。”
作者有话说:
*团圆节习俗参考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
*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谚语。
*不向前走,不知路远:谚语。
-
下章成亲!!!
八号之后更新会正常起来
第9章
九月初二卯时,在官家的授意下,长极巷至长乐巷的这段路以黄土铺道,净水泼街,如此礼仪是只有皇室出行才配享用的,消息一出,皆说陈郡谢氏虽不比往昔,但到底是四百年望族,全族有百余人留名史传,最辉煌时谢氏子弟遍布朝堂军队,高居人上,代帝号令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