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都缺了一点,就那么一点。
缺的那一点究竟是什么?
朱氏的几位族老和北尊猜想,或许缺少的那一角是天地气运,亦或者是人间至尊的坤位之气。
他们希望自己通过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来补全那一角。
所以她进宫做了皇后。
她必须做一个完美的皇后。
所以当德妃公然在外臣面前僭越中宫的时候,朱皇后必须出手整治她。
让后宫嫔御踩在头上的皇后,还算什么皇后?
只是后来……
再从重生一世的皇长子口中得知后来发生的事情之后,朱皇后默然良久。
她知道,这次尝试最终还是失败了。
再回想当初之事,又何必呢。
过去发生的事情已经无从更改,但是去改变未来还没有发生的事情,还来得及。
所以她督促德妃试着写书,又叫嘉贞娘子紧盯着,别让她松懈了,尝试着慢慢地改变一个人。
目前看起来,好像是成功了。
“有些时候,人读书,其实只是背了下来,但是并不明白,真的经历了之后,才会恍然大悟。”
朱皇后说着,轻轻笑了起来。
既然是重开一世,何妨也拉董家那小娘子一把呢。
她的神态很柔和,语气温煦:“天地之大德曰生,没有比这更大的仁慈了。”
第71章 “回家吧,回家吧好不好?”
朱皇后传了近侍女官过来, 让她去拟一道懿旨,发到政事堂去。
她要使人去迎前任淮安侯的独女董小娘子回神都来。
近侍女官应了声,就近开始草拟文书。
彼时贤妃也在, 听后短暂地默然一下,而后问了一句:“只知道有这么个人,还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
那近侍女官也怔了一下, 低头瞧一眼太常寺出具的那份文书。
向来公府、侯府等勋贵人家添了子嗣,都是要去正经录名的。
视线触及到那两个字之后, 近侍女官情不自禁地在心里边叹了口气。
想必在董小娘子降生之初, 她的父母也由衷地为这个新生命的到来而高兴过吧。
而后近侍女官很恭敬地回答了贤妃的问题:“康乐。”
“董小娘子的名讳,唤作康乐。”
……
朱皇后的懿旨发到了政事堂。
首相唐红瞧过之后, 不免要请了众位宰相来议, 看这事儿是否合理其实宰相们也明白, 这就是走个流程罢了。
朱皇后作为中宫,要垂问勋贵门庭的女眷之事。
尤其那位董小娘子又是前任淮安侯留下的孤女,这是作为国母在向天下臣民展示自己的慈爱之心,妥妥地政治正确,谁能有所异议?
略微说了几句, 讲了些皇后娘娘无愧于国母风范的好话,就把这事儿给通过了。
朱皇后便叫内廷当中正在做尚仪的嘉贞娘子协同前任尚宫、如今在外朝太常寺做少卿的林少卿一道督办此事,点了人手,离京去将那位董小娘子接回神都。
消息传将出去, 除了与之存在切身厉害关系的淮安侯夫妇,坊间几乎全都是褒赞之声。
这世间之事亦如流水, 就算是至强之人, 也终有一日会成为弱者。
中宫愿意出手去庇护一个幼年无依的小娘子,怎么看都是一件好事。
德庆侯府的世子夫人荀氏一向看不惯很多人, 但唯独对朱皇后敬佩异常:“这才是国母风仪,垂范天下呢!”
麻太常的夫人在旁听了,不禁笑道:“这是自然。皇后娘娘是定国公府的嫡女,出身尊贵,品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