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呢。”莲花儿笑道:“这话我没听见,今儿倒看见一个露瓶子。”有没有发现,只要一句话添油加酱就不得了。

“林之孝家的正因为这些事没主儿,每日凤姐使平儿催逼他,一听此言,忙问在那里,莲花儿便说:‘在他们厨房里呢。’”这下就不得了,其实是一个小事,可是因为旁边人的帮腔,结果变成了一个大事,五儿立刻就被关起来,而且隔离怕她跟别人串通,怕她自杀。

你们看,《红楼梦》写这种人际关系的细腻,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前面看到小蝉要糕,又看到莲花要炖鸡蛋,都不知道那个线牵到多远。而现在爆发了,不是爆发在柳家的身上,是爆发在她女儿的身上。所以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民间相信因果跟报应,往往不是当下的,有时候是在第二代,甚至是在第三代。就是因为这个妈妈做人的不周到,或者这个妈妈在做厨房工作上的为难,得罪了很多人,有一天所有东西一旦爆发,就爆发在女儿的身上。

林之孝家的于是进入厨房,“莲花儿带着,取出露瓶。恐还有偷的别物,又细细搜了一遍,又得了一包茯苓霜,一并拿了,带了五儿,来会李纨与探春”。她不敢做决定,因为她只是管家,她必须要报告主人,她第一个想报告的就是李纨与探春,“那时李纨正因兰哥病了,不理事件,只命去见探春”。结果探春底下的丫头说,探春已经吃完饭、梳洗过,不见人,不处理了。所以这个事情她没有处理。我觉得如果是探春处理会好一点,因为她头脑清楚,对事情不情绪化,她常常可以把事情弄得非常好。可是等一下你会发现,为什么不是探春。

因为探春不处理,所以最后她们就去报告王熙凤。王熙凤一面卸妆,一面弄面膜,然后回头说:“将他娘打四十板子,撵出去,永不许进二门。把五儿打四十板子,立刻给庄子上,或卖了或配人。”这个事情没有任何审讯过程,只是听了林之孝家的报告,这样就处理了。

看到这一段,真的心惊肉跳。一个执法的人,权力在手的时候,事情是可以这样处理的。对她来说,她也觉得没有错,管家的报告说她私自违规进大观园;家里又发现了玫瑰露瓶子,王夫人刚好掉了玫瑰露,人赃俱获。没有调查,没有审讯。一个社会如果所有的司法是这样处理的时候,真是惊人。也许我们不知道,人类的上千年间,可能有时候很多的司法是这样处理的。

五儿的命运就被决定了。一个女孩子被打四十板子,下场是如何?平常恨她的人,打她板子的重量是怎么样?这样一个身体不好的女孩子,真的可以被活活打死。如果没有打死,就卖掉了。卖到哪里去,也可以想象。或者说配给一个人,年纪多大,长得什么样子,什么样的个性,完全不知道。五儿对她自己生命的希望,十六岁的希望,到宝玉房里做丫头的一切的希望,都在刹那之间完结了。

我其实看《红楼梦》,越看到后面越会注意到这种语言,就是一个人的命运可能在一件小事里就被决定了。可五儿是被冤枉的,所以作者大概会有很多的忏悔。这个家族如果有一天败落,是因为它不知道的一些因结成的一些果。所以,在每一天当中,都要尽量使自己的善意越来越多地去构成那个善因,才会结出善果。大概作者在这里是让你有一个真正的领悟。如果以佛家的因果来讲,《红楼梦》整个在讲大因果,都是我们不容易发现的。因此你读这个小说,越读到后面越会检查自己生命里面的因果,生活里对人的善意或者恶意,会转成什么不同的东西。

平儿是王熙凤的特别助理,所以王熙凤决定之后,就由平儿来处理。五儿吓得哭哭啼啼,给平儿跪着,对平儿说:“我没有偷,那个玫瑰露是宝玉房里的芳官给我的。”平儿真的头脑清楚,说:“这也不难,等明日问了芳官便知真假。但这茯苓霜前日送了来,还等老太太、太太回来看了才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