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膀褂子,束了腰,披上玉针蓑,戴了金藤笠。登上沙棠屐,忙忙的往芦雪庵来”。“海龙皮”就是水獭皮,“鹰膀褂子”是一种由坎肩演变来的八旗子弟最喜欢穿的服装,你可以想象一下鹰的翅膀的那种感觉,我觉得像一个很帅的皮夹克。
下面这一段描写非常美,大家可以感觉一下那个画面:“出了院门,四顾一望,并无二色,远远的是青松翠竹,自己却如装在玻璃盒内一般。于是走至山坡之下,顺着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拂鼻。回头一看,却是妙玉门前栊翠庵中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宝玉便住了脚,细细的赏玩一回。方欲走,只见蜂腰板桥上一个人打着伞走来,原来李纨打发了去请凤姐的人。”
这里特别点出了一个人,就是不在场的妙玉。我们不要忘了妙玉也是十二金钗之一,虽然她是出家人,不能随便出来,但她也是一个和宝玉、宝钗、黛玉同样年龄的女孩子。所以这段写栊翠庵里的红梅开得非常灿烂,其实是在讲妙玉也正处于青春之中。一会儿大家要赏雪作诗了,妙玉好像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可又不应该被遗忘。我想这就是作者细心的地方。
宝玉到了芦雪庵后,一帮丫头、婆子正在扫雪开路。“原来这芦雪庵盖在傍山临水河滩之上,一带几间,茅檐土壁,槿篱竹牖,推窗便可垂钓,四面皆是芦苇,掩覆一条去径,逶迤穿芦度苇过去,就是藕香榭的竹桥了。”丫头、婆子们看到宝玉披蓑戴笠,都笑道:“我们才说正少个渔翁,如今果然全了。姑娘们吃了饭才来呢,你也太性急了。”
宝玉听了,只好往回走,“刚至沁芳亭,只见探春正从秋爽斋出来,围着大红猩猩毡斗篷,戴着观音兜,扶着一个小丫头,后面一个妇人打着一把青绸油伞”。“观音兜”是过去妇女戴的一种风帽,因为帽子后沿披至颈后肩际,很像佛像中观音菩萨戴的帽子。宝玉知道她要到贾母那里,就等她过来,两人一起来看贾母。
过了一会儿,众姐妹都来齐了,宝玉就开始嚷嚷肚子饿了,“连连催饭”。完全像个小孩子。我们看到贾母的早餐,会吓一跳:“头一样菜便是牛乳蒸羊羔。”贾母跟宝玉说:“这是我们有年纪的人的药,没见天日的东西,可惜你们小孩子们吃不得。”意思说,这是老人家的补品,小孩子不要吃。因为这个生命还没有形成,在羊肚子里就被杀了,吃了就有点伤天害理的感觉。我们小时候把鸡杀了以后,肚子里的蛋,妈妈是不准我们吃的,因为她觉得吃了会造孽。
贾母就让大家等会儿吃新鲜的鹿肉,“众人答应了,宝玉却等不得,只拿茶泡了一碗饭,就着野鸡爪子忙忙的咽完了”。贾母说:“我知道你们今儿又有事情,连饭也不顾了。便叫‘留着鹿肉与他晚上吃’。”你看贾母对宝玉多偏心,生怕有好东西他吃不到。湘云听说有鹿肉,便悄悄跟宝玉说:“有新鲜鹿肉,不如咱们要一块,自己拿了园中弄着,又玩又吃。”宝玉听了,觉得这主意不错,就跟凤姐要了一块,让婆子送到园子里去。
下面这一段有点像野外露营,它跟我们今天孩子的快乐非常相似。
吃完早饭后,大家就一起来到了芦雪庵,唯独不见湘云和宝玉。黛玉说:“他两个再到不了一处,若到一起,生出多少事故来。这会子,一定算计那块鹿肉呢。”正说着,李纨的婶婶也跟李纨说:“怎么那一个带玉的哥儿和那一个挂金麒麟的姐儿,那样干净清秀,又不少吃的,他两个在那里商议着要吃生肉呢,说的有来有去的。我只不信肉也生吃的。”
大家听了都笑道:“了不得了,快拿了他两个来。”你就发现这帮小孩真的很好玩。李纨忙出来找到他们,说:“你们两个要吃生的,我送你们到老太太那里去吃。那怕吃一只生鹿,撑病了不与我相干。这么大雪,怪冷的,替我作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