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还有人把《红楼梦》里所有吃的点心和菜做出来,叫作“红楼宴”。对于研究建筑的人,这一段就是跟建筑有关的。在十七回对大观园的描述,也是跟整个园林建筑有关的。
作者把十七、十八世纪整个中国贵族生活的细节做了最精彩的描述。这里还有一个部分很精彩,就是服装。王熙凤出场时,全身金光灿烂,作者对她头上戴的、身上穿的东西全都做了最精细的描述。
“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一个紫檀架子的大理石的大插屏。”
垂花门,是古代进到内院去的门,上面常常有雕花,用一些花砖做装饰的,叫垂花门。进了门以后,中庭的部分常常是不走的,是往两边走。中间这个轴线常常摆花盘,有时候摆一个大的石头屏风。你可以看到黛玉走进垂花门以后,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穿堂也可以叫作庭院,那穿堂里放了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就是一个带有山水纹路的大理石,摆在穿堂中间。因为有点遮盖,你不能看到后面,要从两边的抄手游廊绕过去。
“转过插屏,小小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是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小小的三间厅不是居住的,是有人来见时,先在此等候一下,然后等着去通报。厅后是正房大院,这才是住家,是贾母的住家院子。在书上大家可以看到,从小三间厅再到里面的住家院还有一段距离,这反映了通报的关系。
中国古代的建筑通常有两个专有名词,一个叫“间”,一个叫“进”。横向张开的叫“间”,三间、五间、七间,纵向往后延伸的叫“进”,一进、二进、三进。台湾雾峰的林家花园是十一开间,即横向是十一间。其实当时不太容易有十一开间的规格,据说因为台湾离北京很远,没有人管得到,才建成这样。如果是在北京的话,皇室周边有很严格的规定,什么样的官位是三间,什么样是五间,什么样是七间,而且都是奇数三、五、七、九、十一……
抄手游廊跟穿山游廊都是廊,前者是说沿着院落的外缘而布置的,形似两手交叉时,胳膊和手形成的环的形状;后者是说从山墙开门接起的游廊,房子两侧的墙,形状如山,俗称山墙。
这时,林黛玉已经进到贾母的内院了,看到两边是厢房,走廊底下挂着很多鸟笼,里面养着一些珍贵的禽鸟,有会学人讲话的鹦哥,有会叫的画眉等。“台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这些丫头大概就是二等的了,穿红着绿的。她们一看见黛玉和扶着她的老妈子进来,就立刻迎上来,说贾母刚才还在念叨,这说明贾母对黛玉的牵挂。“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子,一面听得人回话:‘林姑娘到了。’”
有人进去跟贾母通报说,林姑娘到了,黛玉就进房去了。“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哭起来。”
黛玉第一次见到贾母,看到她头发都已经白了,这个时候贾母应该是年纪很大了。因为第一次见外祖母,要行跪拜大礼。这时贾母立刻把她抱在怀里,不让她跪,大叫心肝儿肉。“心肝儿肉”是老人家最喜欢叫孩子的语言。我们在这里看到贾母那种心痛的感觉。她此刻见到的不仅是黛玉,也是她的女儿贾敏。她在这里疼的、哭出来的其实是对女儿和外孙女很复杂的感情。作者在这个地方写得非常精简,但很动人,你几乎可以感觉到那个画面。贾母生了几个男孩,贾敏是独生女,是她最爱的女儿,可是早早就死掉了,临终都没有见到,她把对女儿的感情转移到外孙女的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