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说贾母是个很明理的人,而不是那种固执的人,所以被探春一点,她马上就认识到自己错怪王夫人了。然后赶忙跟薛姨妈道歉,因为自家人不用那么客气,而薛姨妈是客人,贾母觉得在客人面前错怪她的姐姐,有些失礼。就跟薛姨妈说:“姨太太别笑话我。你这个姐姐他极孝顺我,不像我那大太太一味怕老爷,婆婆跟前不过应景儿。可是我委屈了他了。”贾母对比了两个媳妇,说邢夫人只是在我跟前随便敷衍一下,委屈王夫人了。薛姨妈很会说话,一边说“是”,一边说:“老太太偏心,多疼小儿子媳妇,也是有的。”
贾母道:“我不偏心!”然后又训宝玉:“宝玉,我错怪了你娘,你怎么不提我,看着你娘受委屈?”所以你看贾母在气头上还很清醒,要让王夫人的委屈得到平复,不能骂别人,只能骂宝玉。宝玉笑着说:“我偏着我娘说大爷、大娘不成?通共一个不是,我娘在这里不认,却推给谁去?我倒要认是我的不是,老太太又不信。”宝玉真的是一副菩萨心肠,谁的坏话他都不愿讲,谁的过错他都愿意承担。如果自己承担不了,宁愿让自己的母亲承担,因为母亲是他最亲、最近的人。
贾母笑着说:“这也有理。你快给你娘跪下,你说太太别委屈了,老太太有年纪了,看着宝玉罢。”贾母是让王夫人看在宝玉的面子上,就原谅她吧。贾母是婆婆,她不能给王夫人下跪,所以就让宝玉给他妈妈跪下。你看,宝玉这个孙子也很倒霉,不过他并不介意。“宝玉听了,忙走过来,便跪下要说”,王夫人赶忙拉起来,说:“起来!使不得!终不成你替老太太给我赔不是不成?”宝玉忙站了起来。
贾母又笑着说:“凤丫头也不提我。”宝玉和凤姐是贾母最疼爱的两个人,也知道他们两个不会介意,所以怪完了宝玉又怪凤姐。这个时候,凤姐就很聪明。大家可以想想,这样尴尬的场面,你要怎样化解?就听她说:“我倒不派老太太的不是,老太太倒寻上我了?”贾母和众人听了都笑起来,说:“这可奇了!倒听听这不是。”
凤姐说:“谁教老太太会调理人,调理的水葱儿似的,怎么怨得人要?我幸亏是孙子媳妇,我若是孙子,我早要了,还等到这会子呢。”贾母笑道:“这倒是我的不是了?”凤姐也笑着说:“自然是老太太的不是。”贾母于是开玩笑说:“这样,我也不要了,你带了去罢!”凤姐说:“等我修了这辈子,来生托生个男人,再要罢。”贾母笑道:“你带了去,给琏儿放在屋里,看你那没脸的公公还要不要了!”凤姐说:“琏儿不配,我和平儿这一对烧糊了的卷子和他混罢。”我们通常说生米煮成了熟饭,凤姐这里形容是“烧糊了的卷子”,非常有趣。“说得众人都笑起来了。”
王熙凤这里等于收了一个场,将之前的尴尬,化解得比较圆满。所以在这样的大家族里,真的需要王熙凤这种人。她懂得在不该讲话的时候不要讲话,该讲话的时候要让事情有一个转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