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说做一些实际的事情,反倒更好。所以宝钗年龄虽小,但看问题很不一般。

“你我只该做些针线之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书看看也罢了,最怕是见了这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正经书”就是那些让女人三从四德、安分守己的书,宝钗认为这些正经书读读无妨。但《西厢记》、《牡丹亭》这类杂书,会让人移了情、乱了性,整天胡思乱想。

“一席话,说的黛玉垂头吃茶,心下暗服,只有答应‘是’的一字。”这时素云进来了。《红楼梦》里人物很多,偶尔我会考大家一下:“素云是哪一个房里的丫头?”她是李纨房里的,她来通知大家:“我们奶奶想请二位姑娘商议要紧事呢。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史大姑娘、宝二爷都在那边等着呢。”宝钗问:“又有什么事?”黛玉说:“咱们到那里就知道了。”于是两个人便来到稻香村。

李纨见了她俩,就笑着说:“社才起,就有脱滑的了,四丫头要告一年的假呢。”说我们刚起了一个诗社,就有人耍滑头,要请假。黛玉笑着说:“都是老太太昨儿一句话,又叫他画什么园子图呢,惹得他乐得告假了。”探春笑道:“也别怪老太太,都是刘姥姥一句话。”黛玉忙接道:“可是呢,都是他一句话。那一门子的姥姥,直叫他个‘母蝗虫’就是了。”每一年稻谷成熟的时候,蝗虫就来大吃一顿。黛玉嘴巴有点刁,她觉得这个刘姥姥其实很聪明,来一趟,带了那么多东西走,所以用母蝗虫形容她,“说的众人都笑了”。

宝钗笑道:“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嘴里也就尽了。”“尽了”就是到头了,谁也说不过她。“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惟有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儿,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这‘母蝗虫’三字,把昨日那些形景都现出来了。”“促狭嘴”是说喜欢捉弄人。“春秋的法儿”就是“春秋笔法”,它是孔子撰写《春秋》时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表面上不露山水,其中却隐藏着微言大义。众人听了,都笑着说:“你这一注解,也就不在他两个以下。”

接下来的谈话是四十二回里我特别希望大家注意的一段,这里面可能保留了古代、清代绘画最完整的资料。特别是如果有喜欢绘画的,或者教美术的,可能这一段资料是最珍贵的,你在一般的艺术史里都看不到。

李纨就让大家商议一下,给惜春多长时间的假比较合适。她说:“我给了他一个月,他嫌少,你们怎么说?”黛玉说:“论理一年也不多。这园子盖才盖了一年,如今要画,自然得二年的工夫呢。又要研墨,又要蘸笔,又要铺纸,又要着颜色,又要……”刚说到这里,大家已经知道她在开惜春的玩笑,于是笑着问:“还要怎样?”黛玉自己已经忍不住了,笑着说:“又要照着样儿慢慢的画……”大家听了,都拍手笑个不停。

宝钗也笑着说:“有趣,最妙落后一句是:‘慢慢的画’,他可不画去,怎么就有了呢?所以昨日那些笑话儿虽然好笑,回想是没味的。你们细想颦儿这几句话,虽淡淡的,回想却有滋味。”宝钗真是个一流的评论家。惜春就有些不乐意了,说:“都是宝姐姐赞的他越发逞起强来了,这会子又拿我取笑儿。”

黛玉赶忙上来拉她,想岔开话题,笑着说:“我且问你,还是单画园子呢,还是连我们众人都画上呢?”惜春说:“原说只画这园子的,昨儿老太太又说,单画园子成了个房样子了,叫连人都画上,就像‘行乐’似的才好。”“房样子”就是建筑图,缺乏情趣,所以贾母叫惜春把人也画上,就好像行乐图一样。可惜春说:“我又不会这工致楼台,又不会画人物,又不好驳回,正为这个为难呢。”黛玉说:“人物还容易,你草虫上能不能?”意思是画人物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