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所以你可以看到,刘姥姥每一步,都有东西要带回家的。

“别人拣各人爱吃的吃了一两点就罢了;刘姥姥原不曾吃过这些东西,且都作的小巧,不显堆盘的,他和板儿每样吃了些,就去了半盘子。”“不显堆盘”就是看起来也不多。“剩的,凤姐又命人攒了两盘子并一个攒盒,拿与文官等吃。”

“忽见奶子抱了大姐儿来”,大姐儿就是王熙凤的女儿巧姐,这个时候还没取名。巧姐手上抱了一个大柚子,看见板儿拿着个佛手,就想要板儿手上的佛手。丫头们也哄她去拿,“大姐等不得,便哭了”。王熙凤的女儿大概平时比较受娇宠,想要什么,别人就给她什么。可板儿也是一个小孩子,就不给她,她就哭了。“众人忙把柚子与了板儿,将板儿的佛手哄过来与他才罢了。”

这段描写似乎很不经意,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这种小孩子之间的争夺,我们成人其实也有。就是我们拥有的那个东西已经很好了,可还是偏想要别人的东西。从这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因为大家宠爱巧姐,觉得巧姐是不能受委屈的,所以她想要的东西,就一定帮她得到。我后来读到这一段就在想,跟我们一样,巧姐在长大的过程中,一定有东西是要不到的。让一个孩子知道有些东西是得不到的,我相信也是一种学习。

《红楼梦》读过很多遍后,看到这一段,你会很有感触,就是这两个小孩子哪里想得到他们此后的因果。在贾家家败人亡以后,巧姐儿刚好是板儿他们家救济的。在西方美术史中,达·芬奇一直在画一幅画,就是《岩窟圣母》,画的是圣母的儿子耶稣和施洗约翰。在卢浮宫就存有两幅,大英博物馆也有。我们知道耶稣后来被钉在十字架上,施洗约翰因为莎乐美被砍头,各自有各自的命运。而在达·芬奇的这幅画中,耶稣还是一个婴儿,施洗约翰也只是一个小孩,两人天真烂漫地彼此对视、微笑。我想达·芬奇的寓意可能是:人在那样的状态下,不知道后面有什么东西在等他,这其实有一点东方哲学的意味。所以巧姐和板儿的这段看起来有点像小孩子在玩,可是你会感觉到其中隐喻着某些东西。

大家吃完了点心,贾母又说要带刘姥姥去栊翠庵。注意下面这场戏,刘姥姥要去妙玉修行的地方,这对妙玉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好,大家来细看这一场戏:“妙玉忙接了进去”,因为贾母到了,妙玉不敢怠慢;她也不可能站在庙门口说:我不要这个乡下老太太进来。“至院中,只见花木繁盛”,贾母笑着说:“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的修理,比他处的越发好看了。”这里好像要借贾母的口特别提醒我们,栊翠庵是一个修行的地方。等一下我们就会看到这个修行的人,是不是真的在修行。“一面说,一面便往东禅堂来。”东禅堂是妙玉打坐修禅的地方。“妙玉笑往里让。贾母说:‘我们才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在这里坐坐罢,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是了。’”过去的人觉得,喝了酒、吃了肉,不能到庙里去,因为会冲撞了菩萨,因为菩萨是禁酒、禁肉的。

“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宝玉留神看他怎么行事”,就是看这个修行的人,怎么面对供养你的大户人家。“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这个雕漆小茶盘外面是海棠花的形状,上面的花纹是云纹和龙纹衬托着寿字,中间还镶着金。“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泥金小盖钟,奉与贾母。”“钟”是一种茶杯,底下有一个茶托,上面有一个盖子。喝的时候一只手拿着茶托,用另一只手的两个指头夹着茶盖上的纽,稍微打开一点,刚好可以挡住茶叶,又不会让茶气跑掉。我们常常看到上一辈人穿着旗袍,在喝这种茶钟,你会感觉到她那种姿态里有一个记忆。“成窑”就是成化窑,明朝成化年间的五彩瓷器,是最讲究的,先用釉料画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