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这个抽屉里放了所有跟“n”音有关的字。然后就从里面随便抽出四个字:“盆”、“魂”、“痕”、“昏”。所以第一句的结尾一定要用到“门”,二四六八句结尾一定要是“盆、魂、痕、昏”这四个字。

定了游戏规则,大家就开始紧张起来,每个人“都悄然各自思索起来,独黛玉或抚梧桐,或看秋色,或又和丫环们嘲笑”。林黛玉是最会写诗的,大家都在费力思考怎样把每个字都用进去,而且要用得好的时候,她的表现是根本不怎么在意,其实这才是真正的高手。

“迎春又命丫环炷了一支‘梦甜香’。原来这‘梦甜香’只有三寸来长,有灯草粗细,以其易烬,故以此烬为限,如香烬未成便要罚。”迎春负责监场,她命人点了一支“梦甜香”,这香只有三寸长,它的分子比较松,很快就烧完了,等于是用它来限定时间。大家都听过才高八斗的曹子建七步成诗的故事,那相当是用步数来限时间。

探春先写好了,就提笔写出来,又修改了一下,交给迎春。又问宝钗:“蘅芜君,你可有了?”宝钗说:“有却有了,只是不好。”看来还在修改。

宝玉最好玩,他背着手,在回廊上踱来踱去,又要关心黛玉,说:“你听,他们都有了。”黛玉说:“你别管我。”

宝玉看见宝钗已经誊写出来,就说:“了不得!香只剩下了一寸了,我才有了四句。”然后又跟黛玉说:“香快完了,只管蹲在那潮地下作什么?”他一方面忙自己,一方面还要忙黛玉。他大概觉得如果女朋友没写完也很丢脸,就一直催她。黛玉也不理他。宝玉最后说:“我可顾不得你了,好歹也写出来罢。”说着,“也走在案前写了”。

下面就按照每个人交上来的顺序,介绍了他们写白海棠花的几首诗。

先看探春的:“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第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是“门”,第二句的结尾是“盆”。下面是对仗的第三、第四句:“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玉”对“雪”,“精神”对“肌骨”,“难比洁”对“易销魂”,平仄与字都是对仗的。用“玉”和“雪”来形容白色海棠花的洁净。

下面两句也是对仗的:“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芳心一点”对“倩影三更”,“娇无力”对“月有痕”。注意“无”和“有”的关系。对联里其实有一种哲学,看到“无”就会想到“有”,看到“天”就会想到“地”,看到“春”就会想到“秋”。这个哲学是说当你看到生命里的两个极端现象的时候,才会有提高的可能,否则很容易偏执。

在西方文学里很少看到严格的对仗。在东方哲学里,事物是两面的,只知道春不知道秋的生命是不完整的,只知道天的崇高而不知道地的宽厚的生命也是不完整的。所以诗里常常是上一句是春,下一句就是秋,上一句是天,下一句就是地。这种对仗的句子其实让我们对人生多一些全面的看法,知道有一个强,就有一个是弱,这其中没有好和不好,只是两种事物的互动和转化。

最后两句是:“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白颜色的衣服叫“缟”,这里形容好像是一个非常超脱的仙人,穿着白色的衣服。“羽化”是蝉蜕而去,解脱了肉体的负担,羽化才能够登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