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里才能上演。
木石前缘
袭人走了,“宝钗只顾看着活计,便不留心,一蹲身,刚刚的也坐在袭人方才的所在,因又见那活计实在可爱,由不的拿起针来,替他代刺”。作者写得完全不着痕迹,可是我们真的无法判断宝钗是不是刻意的。她是真的不留心坐在那里刺绣,还是潜意识在起作用。文学的有趣就在于此,它能呈现我们不自觉的潜意识里的一些欲望。
就在此时,林黛玉从外面经过,看到宝玉睡在床上,宝钗在替他绣鸳鸯。黛玉当然会有想法。这样,三个人之间的关联就出来了。
“不想林黛玉因遇见史湘云,约他来与袭人道喜”,袭人已经变成了宝玉的妾,每个月二两银子一吊钱,所以大家都来给她道喜。“二人来至院中,见静悄悄的,湘云便转身先到厢房里去找袭人。林黛玉却来至窗外,隔着纱窗往里一看,只见宝玉穿着银红纱衫子,随便睡着在床上,宝钗坐在身旁做针线,椅边放着蝇帚子。”因为是夏天,宝玉穿的是透明的纱衣。“随便”,是说男孩子熟睡时四仰八叉的样子。按说袭人不在旁边,宝钗是要避嫌的,可是她却坐在那里做起针线来了。我们不能用恶意去揣摩宝钗,要注意的是她的潜意识。
“林黛玉见了这个景儿,连忙把身子一藏,手握着嘴不敢笑出来,招手儿叫湘云。”她觉得太好笑了,怎么会有这样的画面。其实黛玉此时心情很复杂,因为她一直觉得自己的地位是受到威胁的,心里面有很多的疙瘩。
“湘云一见他这般景况,只当有什么新闻,忙也来一看,也要笑时,忽然想起宝钗素日待他原好,便忙掩住口。知道林黛玉口里不让人,怕他取笑,便拉过他来道:‘走罢!我想起袭人来,他说午间要到池子洗衣裳,想必去了,咱们那里找他去。’”湘云是个厚道的女孩子,觉得不该管这类事情,拉着黛玉就走。“林黛玉心下明白,冷笑了两声,只得随他去了。”
宝钗这边刚绣了两三朵花瓣,忽然听到宝玉说梦话,他在梦中喊骂说:“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
人在梦里的话往往是真心话,宝玉的内心其实一直在对抗。大家都努力想把他跟宝钗放在一起,因为一个有金,一个有玉,觉得这是现世当中最圆满的婚姻。可是他却说,我只说木石姻缘,是指上辈子他和黛玉的木石因缘未了。这一回的“梦兆绛芸轩”讲的就是这件事。
可惜宝玉这一句话,黛玉没有听到,偏让宝钗听到了。刚才黛玉真应该再多站一会儿,听到宝玉梦里的话,也许她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感觉,可是她偏偏很受伤地走了,那个画面让她觉得宝玉跟宝钗很亲。
“薛宝钗听了这话,不觉怔了。”不知道宝钗这个时候是什么心情。如果宝钗真的是有预谋、有安排的话,听到宝玉的梦话也一定会很心痛。
“忽见袭人走过来,笑道:‘还没有醒呢。’宝钗摇头。袭人又笑道:‘我才碰见林姑娘、史大姑娘,他们可曾进来?’”这时宝钗才知道,刚才黛玉她们在外面,心里可能又多了一层顾忌。宝钗说:“没见他们进来。”
“因向袭人笑道:‘他们没告诉你什么话?’袭人笑道:‘总不过是他们那些玩话,有什么正经说的。’”袭人不好意思说,王夫人特别从自己的月例里拨了二两银子给她,以后赵姨娘有的她都有,等于是姨娘的身份了,史湘云和黛玉都是来给她道喜的。宝钗就笑着说:“他们说的可不是玩话,我正要告诉你呢,你又忙忙的出去了。”宝钗也是为了要告诉她这个才来的。
“一句话未完,只见凤姐儿打发人来叫袭人。宝钗笑道:‘就是为那话了。’袭人只得唤起两个丫环来,一同宝钗出怡红院,自往凤姐这里来。果然是告诉他这话,又叫他与王夫人叩头,且不必去见贾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