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我偿了命,大家干净。’一面嚷,一面抓起一根门闩来就跑。”这是非常典型的薛蟠的反应,完全是动作派,冲动型的,动不动就拼命。“慌的薛姨妈一把拉住,骂道:‘作死的孽障,你打谁去?你先打我来!’薛蟠急的眼似铜铃一般,嚷道:‘何苦来!又不叫我去,又好好的赖我。将来宝玉活一天,我担一日的口舌。’”他特别忍受不了这种平白无故的冤枉,“不如大家死了清净”。

宝钗赶忙又上前劝道:“你忍耐些儿罢,妈妈急的这个样儿,不说来劝妈,你还反闹的这样!别说是妈,就是旁人来劝你,也为你好,倒把你的性子劝上来了。”注意一下宝钗的语言,永远是合情合理的,说哪有人家来劝架,你把所有的气都转到劝的人身上去的。薛蟠道:“这会子又说这话,都是你说的!”他开始怪妹妹了,因为是宝钗从大观园出来告诉妈妈的,他现在就把气又撒到薛宝钗身上了,然后说出了很难听的话。

宝钗说:“你只怨我说,再不怨你顾前不顾后的形景。”注意,兄妹两人一开始斗嘴,就不理性了,尤其是薛蟠这种人,一有口舌之争,就会进行人身攻击。薛蟠反驳说:“你只会怨我顾前不顾后,你怎么不怨宝玉外头招风惹草的那个样子!”我相信这话是真的。因为宝玉一看到漂亮的人就喜欢,要么换条裤带,要么送个扇坠,整天都在玩这些东西。他说:“别说多的,只拿前儿琪官的事比给你们听:那琪官,我们见过十来次的;他并未和我说一句亲热话;怎么前儿他见了,连姓名还不知道,就把汗巾子给他了?难道这也是我说的不成?”薛蟠说的是实情,那个场景大家也读过了。宝玉和琪官,真的是彼此欣赏,都觉得对方身上有一种优雅、一种美。可见琪官这样的戏子,也有他的品格,被忠顺王爷包养大概是慑于淫威没有办法,可他也觉得交朋友要优雅一点的,不能太粗俗。当然这里也透露出薛蟠真的有点吃醋,说这个人是我介绍给你的,我请他吃了这么多次饭,他也不跟我说一句亲热的话,跟你宝玉一见面,连名字都不知道,就交换信物了。也有可能他真的在外面讲过这样的话,自己已经忘掉了,可是别人却把这事变成是非了。

他这么一说,“薛姨妈跟宝钗急的说道:‘还提这个!可不是为这个打他呢。可见是你说的了。’”这个作者真厉害,他在一步一步地绕着让你知道事情的真相。

薛蟠说:“真真的气死人了!赖我说的我不恼,我只为个宝玉闹的天翻地覆的。”这又有点在吃醋了,不要忘了,他也一直是个受宠的男孩子,他就觉得宝玉有那么多人疼,自己有点被比下去的感觉。“宝钗道:‘谁闹了?你先持刀动杖的闹起来,倒说别人闹。’薛蟠见宝钗说的话有理,难以驳正,比母亲的话反难回答”,一下子恼羞成怒,“因此便要设法拿话堵回他去,就无人敢拦自己的话了;也因为正在气头上,未曾想话之轻重,便说道:‘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心了,见宝玉有那劳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这话也许对今天的女孩子没什么,可在古代,如果说哪个没出嫁的女孩子偷偷爱上了谁,这简直是奇耻大辱,到三十五回薛蟠为这个事情跟宝钗道歉了。

其实薛蟠讲这话是真的,前面已经有好多迹象表明宝钗真的想嫁给宝玉,可一个女孩子的隐秘心事就这样被大咧咧地讲出来,她内心肯定难过,所以宝钗在这里是受到很大伤害的。我想作者也是借薛蟠这个没有头脑的人,把真相讲出来。宝钗这个心机很重的人,偏偏碰到个哥哥是那种完全没有心机的人。所以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把宝钗气怔了,拉着薛姨妈就哭道:“妈妈你听,哥哥说的什么话!”妹妹觉得哥哥无礼到极点,不知该怎么和他对话了。“薛蟠见妹妹哭了,便知自己冒撞了,便赌气走到自己房里安歇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