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男性对女性的。对比一下金钏儿的妈妈,女儿死了,妈妈拿了赏物,只想到磕头谢恩,竟然一点不觉得委屈。可是宝玉却为金钏儿感伤,甚至没有心情去回答父亲。因为看到一个生命就这样被糟蹋、委屈,宝玉自己也不想活了,他的痛苦可能比金钏儿还要深切。
通常我们会把这种情感简化成宝玉爱着很多女孩子,其实这是对生命本身的悲悯。在宝玉看来,任何一个生命都不应该如此被践踏、侮辱,他的最大痛苦是人世间怎么总是发生这种事情,所以他“恨不得此时也身亡命殒,跟了金钏儿去。如今见了他父亲说这些话,究竟不曾听见,只是怔怔的站着”。“不曾听见”是了不起的句子,父亲讲的完全是官场文章,而此时他真正关心的是跟他息息相关的一个逝去少女的生命,所以竟听不见他父亲的话,只是站在那里发呆。
“贾政见他惶悚,应对不似往日,原本无气的,这一来倒生了三分气。”本来没什么,只是抓来随便骂一骂,看宝玉的那个样子,不觉火就上来了,这是宝玉挨打的第一个原因。正在这个时候,第二件事情火上浇油:“忽有回事人来回:‘忠顺亲王府里有人来,要见老爷。’”注意作者的铺排,这一天注定是宝玉倒霉的日子,倒霉的事一件接着一件。第一件是因金钏儿的死失魂落魄,碰到父亲。现在又来一件事情,忠顺王府有人要来见老爷。“贾政听了,心下疑惑,暗暗思忖道:‘素日并不与忠顺府来往,为什么今日打发人来?’”
古代的官场也有它的派系,我一直觉得这个事情,背后有一些东西是可以挖掘的。作者并没有明讲,只说与他们素日并无来往。记不记得北静王、南安郡王都跟贾家有关系,秦可卿出殡的时候,几个王爷都到了,可里面没有忠顺王。这个王爷很可能跟贾家有什么过节,或许是一个在政治上支持“蓝”,一个支持“绿”,总之我相信这其中有政治的因素。有了宝玉招惹忠顺王爷宠爱的戏子这根导火线,他就可以趁机整你了。
贾政毕竟是部长级的官员,一个王爷为了找一个戏子跑到人家家里去,其实是很失礼的。可是等一下你看到长史官的表现,会吓一大跳,简直有点恐吓的味道了。
贾政“一面想,一面命‘快请’”,因为是王爷家的人,得罪不起。“急走出来看时,却是忠顺府长史官,忙接进厅上坐了献茶。”“长史”最早设于汉代,其执掌事务不一,但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有点儿像我们今天的秘书长或幕僚长,曹雪芹在此借用了古代的官名,清朝已经没有长史官这个名称了。注意,长史官的地位并不高,可贾政对王爷派来的人特别礼遇,特地请坐献茶。
“未及叙谈”,是指应酬话还没有说,官场上总是要有点委婉的,先讲一些无关紧要的话叫叙谈。可这个长史官既不说天气好坏,也不问你最近身体如何,便直截了当地说:“下官此来,并非擅造潭府,皆因奉王命而来。”这是典型的官场语言,“擅”是鲁莽,深宅大院叫“潭府”,就是你们这么大的豪宅,我连递名帖通报都没有,就直接闯进来,有点冒犯了。过去大户人家间的来往,怎么也应该通报一下。其实他的忽然造访,就是有点要查一下你们有没有私藏人犯。“有一件事相求。看王爷面上,敢烦老大人作主,不但王爷承情,且连下官辈亦感谢不尽。”话说到这份儿上,已经很严重了。“贾政听了这话,抓不着头脑,忙赔笑起身问道:‘大人既奉王命而来,不知有何见谕,望大人宣明,学生好遵谕承办。’”读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不要忘了,本来贾政是朝廷的一品大员,属于高官了,可这个官毕竟是皇家聘用的,跟真正的皇族还是有区别的。他之所以对一个长史官这么谦恭,而且自称学生,是因为慑于背后王爷的威力。他听出长史官话里有话,知道一定有什么得罪的地方,希望他明说,“谕”字就是你就尽管吩咐吧!长史官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