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10 / 11)

些东西。“林黛玉听他这话,便知他心里动了疑,忙又笑道:‘好没意思,白白的说什么誓?管你什么金什么玉的呢!’宝玉道:‘我心里的事也难对你说,日后自然明白。除了老太太、老爷、太太这三个人,第四个就是妹妹了。要有第五个人,我也说个誓。’林黛玉道:‘你也不用说誓,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宝玉道:‘那是你多心,我再不的。’林黛玉道:‘昨日宝丫头不替你圆谎,为什么问着我呢?那要是我,你又不知怎么样了。’”两个人又扯到了昨天说谎的事情。“正说着,只见宝钗从那边来了,二人便走开了。宝钗分明看见,只装看不见,低着头过去了,到了王夫人那里,坐了一会,然后到了贾母这边。”

“此刻忽遇见宝钗,宝玉笑道:‘宝姐姐,我瞧瞧你的红麝串子?’可巧宝钗左腕上笼着一串,见宝玉问他,少不得褪了下来。宝钗原生的肌肤丰泽,容易褪不下来。宝玉在旁看着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这其实是男孩子很常见的想法,他觉得自己将来是会跟黛玉在一起的,可惜这么漂亮的手臂没长在黛玉身上,连摸一摸的福分都没有。如果说某个男的跟他太太讲,那女人的手臂好漂亮,如果长在你身上我还可以摸一摸,这个太太到底是该高兴还是该生气呢?这其实是种很复杂的情感。首先肯定她很美,其次说要是长在你身上就好了。《红楼梦》里常常写到这种有趣的矛盾,如果我们不细读,就会觉得宝玉怎么又喜欢上宝钗了,其实虽然有些时候会有矛盾,他认定的还是黛玉。“正是恨没福得摸,忽然想起金玉一事,再看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呆了。宝钗褪了串子来,递与他,也忘了接。”此刻的宝玉觉得宝钗简直是美死了,其中最有趣的是,他看出了薛宝钗身上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真像黛玉所说,来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

“宝钗见他怔了,自己倒不好意思的。丢下串子,回身才要走,只见林黛玉蹬着门槛子,嘴里咬着手帕子笑呢。宝钗道:‘你又禁不得风儿吹,怎么又站在那风口里?’林黛玉笑道:‘何曾不是在屋里的,只因听见天上一声叫唤,出来瞧了瞧,原来是个呆雁。’薛宝钗道:‘呆雁在那里呢?我也瞧一瞧。’林黛玉道:‘我才出来,他就“忒儿”一声飞了。’,口里说着,将手里的帕子一甩,向宝玉脸上甩来。宝玉不防,正打在眼上,‘哎哟’了一声。”黛玉的手帕把他打醒了,宝玉一旦看到美的东西,就会发呆,这其实是很单纯对美的欣赏和眷恋。

【第二十九回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第二十九回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红楼梦》每个回目都有两个主题。二十九回的第一个主题是“享福人福深还祷福”,说的是福气越多的人越觉得福气还不够,所以要到庙里面去求神、祈福。“福”是人生很重要的一个主题。每逢旧历年,家家户户就会贴出红纸写着的“福”字,甚至民间还有个习惯,把这个字倒过来贴,意思是福气已经到了。仔细想想,“福”这个字其实蛮空洞的,每一个人对“福”的认识都不一样。有人觉得明天就中乐透奖是福气,有人觉得身体很好是福气,有人觉得多子多孙是福气,有的人认为长寿是福气,有的认为学业或者事业发达是福气……二十九回里贾母带了家里的所有女眷到道观里去求福,你想贾母还缺什么?这个老太太在贾家是最有福气的人,儿孙满堂,儿子都在做官,又很富有,每天都有一大堆丫头伺候她。作者是在提醒我们说:“福”其实是一个永远不会满足的状态。每个人心灵上有了空虚跟欠缺都会想到去求福,很少有人能用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