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二门上小厮们回:‘东府里蓉、蔷二位哥儿来了。’贾琏才漱了口,平儿捧着盆盥手,见他二人来了,便问:‘什么话?快说。’凤姐且止步稍候,听他二人回些什么。”你看,凤姐的个性就是爱管闲事儿。她已经要走了,又停下来想知道是什么事。结果,她一停步就处理了两件事,非常快,马上就定了。

贾蓉先回说:“我父亲打发我来回叔叔:老爷们已经议定了,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可以盖省亲别院了。已经传人画图样去了,明日就得。叔叔才回家,未免劳乏,不用过我们那边去,有话明日一早再请过去面议。”贾琏本来要过去跟贾政商量盖省亲别墅的事,因为贾元春是贾政的大女儿,贾政是这件事的主要负责人。贾琏笑着忙说:“多谢大爷费心体谅,我就不过去了。”贾蓉是晚辈,可是他在替贾珍传话,所以这个时候贾琏要很礼貌地说多谢大爷费心体谅。“正经是这个主意才省事,盖的也容易;若采置别处地方去,那更费事,且倒不成体统。”贾琏觉得这样最好,用附近的土地盖省亲别院,以后来往也比较容易。这个时候贾琏是在跟贾蓉讲话,他说的“不成体统”是说娘娘本来是要回家省亲的,如果又住在外面,就失去了省亲的意义。他说:“若老爷们再要改时,全仗大爷谏阻,万不可另寻地方。”很可能家里当时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

接着就是贾蔷报告了。我们看到,年轻的草字辈的已经开始在外面办事了,但他们必须要向玉字辈的汇报。玉字辈的像是经理,草字辈的负责执行。贾蔷近前回说:“下姑苏聘请教习,采买女孩子,置办乐器、行头等事,大爷派了侄儿,带领着来管家儿子两个,还有单聘仁、卜固修两个清客相公,一同前往。”“教习”,古代也叫教坊,是指弹奏音乐的人;“行头”是戏班子里的刀具和衣服。单聘仁这个人出现过,是“单骗人”的谐音;卜固修就是“不顾羞”。作者给自己不喜欢的人都用这种奇怪的名字,他一直很讨厌贾家养的那一批清客,什么事情都不做,只知每天讲一些阿谀奉承的话。

贾蔷是一个十六岁的男孩子,他大概第一次得到这样的工作机会。“贾琏听了,将贾蔷打量了打量,笑道:‘你能在这个行么?这个事,虽不算甚大,里头大有藏掖的。’”“藏掖”指的是舞弊、回扣这种问题。贾蔷笑道:“只好学习着办罢了。”其实贾蔷还没有得到这个工作,给不给要看贾琏的,他就表示自己过去没有办过这种事,可是希望有这个机会学习。

“贾蓉在身旁灯影下悄拉凤姐衣襟。”贾蓉和贾蔷关系非常好,他在替贾蔷悄悄地求凤姐帮忙说话。“凤姐会意,因笑道:‘你也太操心了,难道大爷比咱们还不会用人?偏你又怕他不在行了。谁都是在行的?孩子们已长的这么大了,没吃过猪肉,也看见过猪跑。大爷派他去,原不过是个坐纛旗儿,难道认真的叫他去讲价钱会经纪去呢!依我说就很好。’”“纛旗儿”,游牧民族领袖的一个标志。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一张画,是元世祖出猎图,画里面有一些人在皇帝前面拿着大的、毛毛的东西,那个叫作纛旗。

贾琏道:“自然是这样。并不是我驳回,少不得替他筹算筹算。”贾琏从夹菜给赵嬷嬷开始就挨骂,现在他也完全听王熙凤的。但他要替自己找一个台阶,说不是不想让贾蔷做,只是要提醒他小心。可以看到,凤姐强势到什么程度,大小事一概都是凤姐说了算。

贾琏因问:“这一项银子动那一处的?”贾蔷道:“才也议到这里。赖爷爷说,不用从京里带下去,江南甄家还收着我们五万银子。”赖爷爷就是赖大,他们家的管家。“明日写一封书信会票,我们带去,先支三万,下剩二万存着,等置办花烛彩灯并各色帘栊帐幔的使费。”贾琏点头道:“这个主意好。”看得出来,省亲的花费是惊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