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没有来,他马上觉得是自己错了,赶快跟王熙凤再约。在这种过程中他自己把自己整死了。王熙凤当然厉害,她在利用别人对她的喜欢来玩弄人,每次都给他一个机会,给他一点希望,也给他一点幻想,把对方玩得神魂颠倒,以至肝脑涂地,这就是王熙凤。
其实,贾瑞这个呆瓜被骗的过程是作者刻意要表现的。曹雪芹有一种悲悯之心,他让我们想到贾瑞这种傻傻的、完全没有能力去恋爱的人在我们的身边也不少。到最后贾瑞躺在病床上的时候,来了一个跛足道士要度化他,给他一面“风月宝鉴”镜子,说这面镜子是警幻仙姑所制,告诉你一切情欲都是假的,让他不可以看正面,只可以看反面。这里的正与反,其实是在讲情欲的本质有正面与反面,它的反面是一个骷髅,告诉你生命到最后也不过是死亡。可是贾瑞觉得骷髅不好看,这就体现了人性中共同的东西: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面对死亡。他翻过镜子的正面一看,王熙凤在里面向他招手,他便“荡悠悠”进镜子里跟她做爱,一次又一次,最后“纵欲”而死。实际上贾瑞是被欲望的魔力招走了魂魄。这两回很象征地谈贾瑞这个角色,但并不是单讲贾瑞,同时还有很多旁枝在交错。
大家看第十一回的结构,大概有几件事情:第一是贾敬的生日,第二是秦可卿的病,第三是贾瑞调戏王熙凤。我们来看一下这三条线是怎么穿插、怎么编成一个整体的。
先看生日这段:“话说是日贾敬的寿辰,贾珍先将上等可吃的东西、稀奇些的果品,装了六大捧盒。”捧盒,是古代的礼盒,一种圆圆的盒子,上面有个盖子,底下一个衬底,通常是用红色雕漆做的,也有黑色雕漆的,上面镶很多贝壳,送礼的时候要一盒一盒地捧着去。这种大户人家的捧盒非常讲究。雕漆的工艺可以做到非常非常细,大家如果有机会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也可以看到清朝皇室的捧盒,那个可能就更讲究了。照理讲,父亲过生日,人在道观里,做儿子的应该亲自把礼盒送上门,可是贾珍不敢去,派了自己的儿子贾蓉去。在第十回里讲到,贾珍去请他父亲回来过生日,曾被父亲骂了一顿,虽然他父亲特别叮嘱过说生日那天你不要来了,可是做儿子的其实很难拿捏其中的分寸。在传统的伦理关系里,父子关系一般非常紧张,因为父亲代表权威,是专管教训的,可是祖孙的关系非常好,祖父一般都很疼爱孙子。作者让你感受彼此隔了一代以后,有种疼爱的感觉,宽容的心境。所以贾珍就命令贾蓉领着家里的下人,带了六大捧盒的礼物给贾敬送去,并特别交代贾蓉跟太爷解释:“我父亲遵太爷的话不敢来,在家里率领合家都朝上行了礼了。”这都是礼数,透露出伦理中细节上的讲究。
古代大户人家严格的家教里,礼数特多。《红楼梦》里面讲的就是这种家室里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