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的怅惘。

后来宝玉就变成了悼亡者,到蘅芜苑、紫菱洲、潇湘馆去哀悼各种不同形式的离去。

这一回在《芙蓉诔》之后,由晴雯带出了黛玉,又从黛玉带到了迎春,接着从迎春带出了香菱。大家要注意这个线索,就是说青春的挽歌一旦改成了“我本无缘,卿何薄命”,就不再是对特定对象的哀悼,而是对整个青春的哀悼了。

如何由迎春牵出香菱,在文学上也是个有趣的技巧。因为迎春住的地方叫“紫菱洲”,香菱的“菱”字出现了。我常想,作者在用很多的线去编织这部小说时,手法非常巧妙,里面一环扣一环,节奏非常紧凑。在香菱出现以前,宝玉见紫菱洲“轩窗寂寞,屏帐萧然,不过只有几个该班上夜的老妪。再看那岸上的蓼花苇叶,池内的翠荇香菱,也都觉摇摇落落,似有追忆故人之态,迥非素常逞妍斗色之可比。既领略得如此寥落凄惨之景,是以情不自禁,乃信口吟成一歌曰:‘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蓼花菱叶不胜愁,重露繁霜压纤梗。不闻永昼敲棋声,燕泥点点污棋枰。古人惜别怜朋友,况我今当手足情!’”

这首诗里面已经有香菱的名字出现,而且显示了她未来的命运。“菱”,字音本身就有飘零之意,还有一点弱弱的感觉。我们知道香菱本来叫英莲,五岁时被人贩子拐走,一直被卖来卖去。她是《红楼梦》里最悲哀的一个女孩,特别能代表青春永远不能自主的状态。她生命里最美好的时光是她住在大观园时,很幸运地遇到黛玉和湘云、宝钗教她写诗,这些同龄的女孩子心疼她,帮她树起了一个青春的美好形象。可是她现在也要回到现实,因为她是薛蟠买来的妾,薛蟠就要娶妻了,这个妻子夏金桂之后不断地折磨香菱,所以又一个“黄土垄中,卿何薄命”的意象出现了。作者信口念出的一首诗,又变成了一个谶语,它也是对香菱未来命运的暗示。而且物在人亡的感觉已经显现,迎春才刚刚搬出去没多久,当年他们一起下棋游玩的地方,就变成了废墟。悼亡的意象在这首诗里非常明显。“古人惜别怜朋友,况我今当手足情!”也有一个文字上的转换,曾经拥有过青春王国的这些人与他都情同手足。

“宝玉方才吟罢,忽闻背后有人笑道:‘你又发什么呆呢?’宝玉回头忙看是谁,原来是香菱。”这就是刚才讲到的线索,这个线索只说明所有的青春少女都面临着“黄土垄中,卿何薄命”的共同命运。

宝玉忙转身笑问道:“我的姐姐,你这会子跑到这里来做什么?多日也不进来逛逛。”这里有很多亲密的回忆。香菱是《红楼梦》里最没有可能进入青春王国的人,可是因为她对于生命有美好的追求跟自觉,所以她竟然可以受宠到那么多的姐姐妹妹来照顾她,教她写诗。记不记得她曾在梦里写出了一首非常惊人的诗,在作者看来,只要能对美的品质有所坚持,就可以在刹那之间改变命运。当然对这个命运终结的巨大悲剧,他是无可奈何的,尽管香菱曾经拥有过一段最美好的生命,可她在本质上是很难改变的,因为她是被薛蟠买来的。薛蟠是个不成材的男孩子,根本不疼惜香菱,就是因为薛蟠不在家,她才有机会跟着宝钗住到大观园里。所以我一直觉得大观园就像我们的一所中学,在那个围墙以外,世界就改变了。

“香菱拍手笑嘻嘻的说道:‘我何曾不要来?如今你哥哥回来了,那里比先时自由自在的了。才刚我们奶奶使人找你凤姐姐,竟没找着,说往园子里来了。我听见了,我就讨了这件差使进来找他。遇见他的丫头,说在稻香村呢。如今我往稻香村去,就遇见了你。’”她接下来讲到了一些感伤的事情:“我且问你,袭人姐姐这几日可好?怎么忽然把个晴雯姐姐也没了,到底是什么病?二姑娘搬出去的好快,你瞧瞧这地方好空落落的。”

宝玉心里难过,就有点敷衍,不想深谈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