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高中,我的信父母都是可以随时拆开的,因为他们对你负有道德责任,我也觉得理所当然。就在短短的三四十年里,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现在所谓的隐私,其实是从西方学来的。司棋跟她表弟所谓的眉来眼去只能是一点默契或暗示,因为在大庭广众什么话也不能说,所以这个“入手”大家千万不要误会是干了什么事情,可能就是说一句“你爱我、我爱你”之类的话。
“又彼此生怕父母不从”,过去的一个男孩子要结婚,女孩子要嫁人,不是自己可以做主的,如果他们两个人提出要结婚,大概父母是不会答应的。这里面还卡着一道关口,司棋是签过卖身契的,她的婚姻是要由主人做主的,即使她父母愿意,也没有这个可能。如果主人允许赎身或者干脆同意他俩结合,那则是天大的恩赐。可见司棋的恋爱中存在多少障碍。
所以“二人便设法彼此里外买嘱园内老婆子们留门看道”。注意,私密空间如果是在违法的情况下展开是最危险的,以前在大学里,常看到半夜两点钟的时候女生宿舍里会跳出好几个人,墙那么高,学校还从国外进口了铁丝网都没有用,他会冒着很大的危险去做这件事。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能想到的只能是用高墙和铁丝网去防范,而不是另外的办法。比如为什么不试着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情感,去疏导这份情感,如果一直把年轻人的情感看成禁忌,他们肯定要自己在暗地里摸索,最后很可能导致更大的悲剧。
在《红楼梦》里,作者没有明讲像司棋这样情窦初开的女孩子的巨大苦闷。她居然敢冒那么大的险去买通这个老婆子,这个老太婆一旦出卖她,她就完了,无法想象司棋的叛逆中隐含了多少悲壮。
书里说:“今日趁乱,方初次入港。”大概就是抱了一抱,不知道接吻了没有。作者用了很委婉的语言“入手、入港”,其实就是他们见面了,私下说一说心里话儿,或者是彼此感受了一下身体的温暖。“虽未成双,却也海誓山盟,私传表记,已有无限的风情了。”“虽未成双”,是指没做什么事情;“私传表记”,就是彼此留下了信物。后来司棋被发现的就是这个表弟送的一双鞋子。现在想起来蛮有趣的,爱情的信物竟然是自己穿过的一双鞋子,大概他家很穷,所以没有办法去买钻戒。在月黑风高的晚上幽会,彼此交换信物,就是那个年代最浪漫的恋爱了。可是很不幸,“忽被鸳鸯惊散”。我觉得“鸳鸯惊散”四个字很有趣,鸳鸯是个丫头的名字,可惊散的恰恰是一对鸳鸯。为什么不是别人发现了司棋的幽会,而偏偏是鸳鸯?这个名字本身就有很强的喻义,民间一直在讲“只羡鸳鸯不羡仙”,大家都很期待生命能够成双成对,为什么又要设置这么多障碍,使生命无法真正地彼此相爱?
“那小厮早穿花度柳,从角门出去了。司棋一夜不曾睡着,又后悔不来。”我想一个女孩子遇到这样的事情,一定吓死了。“直至次日见了鸳鸯,自是脸上一红一白,百般过不去。”迎春要去见贾母的时候,当然会带丫头去,而贾母旁边肯定站着鸳鸯,那种尴尬的感觉、复杂的情绪完全被形容出来了。“心内怀着鬼胎,茶饭无心,起坐恍惚。”经验多了以后,很多时候一眼就能看出一个孩子的心思。教书的时候,一看班上的哪个学生是这个样子,你就知道大概发生了什么事。情感的纠缠是非常苦的折磨,大概只有自己年轻过、经历过,才会对此有真正的同情。年长的人只有回忆起青春时犯过的过错,经历过的爱恨纠缠与折磨之后,才会对年轻一代的苦能够有体会。现在常常听到长辈指责年轻人,为什么明天要考试了,还跑出去打电话、去夜店谈恋爱到那么晚?因为他缺乏对青春的回忆。《红楼梦》一直在提醒我们,不管你是什么年龄段,都要看到另一代的美好岁月,都要对他们经历的美好、忧愁和煎熬能有一种谅解、多一点宽容。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