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卷起半帘香雾。”里面用到“绣绒”、“香雾”,都让你感觉到视线上不清楚,质感上比较轻。“纤手自拈来”,过去的人有一个习惯,春天走在花园当中,看到柳絮飞的时候,会用手去抓它。因为史湘云是一个女孩子,所以就用“纤手”很纤细的手去抓这些柳花。“岂使鹃啼燕妒”,是说人特别眷恋柳絮,所以让杜鹃跟燕子都有一点嫉妒。“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我们注意一下“ü”(迂)跟“u”(乌)在古代押韵是一致的,用我们今天的拼音方法,“去”是“ü”的音,可是在古音里面的韵是“u”。就像“斜”这个字,在古音里面是发花韵,读“xiá”。

这是一首《如梦令》,湘云“自己作了,心中得意,便用一条纸儿写好,与宝钗看了,又来找黛玉”。黛玉看了以后说:“好!也新鲜有趣。我却不能。”湘云说:“咱们这几社总没有填词。你明日何不起社填词,改个样儿,新鲜些?”所以她们觉得写诗填词不是做功课,是在玩。对比起来,宝玉写字是交差。今天如果在中文研究所规定学生明天要交几首词,大概大家也觉得好头痛啊,好像要交功课。可如果拿着一首周杰伦唱的歌,把词改掉,自己填新的词,就是一个游戏,一个好玩的东西。

我记得我们最喜欢做这个事情是在当兵的时候。军歌都很无聊,所以我们就把什么《九条好汉站一班》全部给它换字,然后你会发现每个人换的字都不一样,有的人换的简直是黄色不堪,有的人就很高雅,各有各的变化。其实这就是填词,填进我要的词,变成我要的歌。越不喜欢唱的歌,越想把它改掉。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可能那个时候会被责备,可我们只是好玩,就是想试试看对文字的敏感性。其实在我们身边,你会发现小孩子不见得不玩这种游戏,问题是我们未必觉得那是一种文学行为。

“黛玉听了,偶然兴动,便说:‘这话说的极是。我如今便请他们去。’说着,一面吩咐预备了几色果品之类,就打发人分头去请众人。这里二人便拟了柳絮之题,又限出几个调来,写了绾在壁上。”大家来了以后,抽出签来,“宝钗便拈得了《临江仙》,宝琴拈得了《西江月》,探春拈得了《南柯子》,黛玉拈得了《唐多令》,宝玉拈得了《蝶恋花》”。如果熟悉宋词的话,知道这些都是最常见的小令。每一个人拿到以后就按照那个调性去开始做功课。

“紫鹃炷了一支梦甜香,大家思索起来。”炷香是为了限时间,要在香烧完以前把这个词填完,梦甜香属于燃烧时间比较短的。“一时黛玉有了,写完。接着宝琴、宝钗都有了。他三人写完,互相看时,宝钗便笑道:‘我先瞧完了你们的,再看我的。’探春笑道:‘哎呀!今儿这香怎么这样快,已剩了三分了!我才有了半首。’”探春这一天好像有点力不从心,她写诗蛮好的,可是填词的时候大概不习惯。填词时如果不懂音乐,字常常会放错位置,不好写。她急得不得了,就问宝玉怎么样。

“宝玉虽作了些,只是自己嫌不好,又都抹了,又另作,回头看香,已将烬了。”大家感觉下那个画面,宝玉的个性特别有趣,因为他不专心,一下说不好,又去看别人的,又去看那个香,有一点忙来忙去。李纨说:“这算输了。瞧三丫头的半首且写出来。”我们前面讲过,宝玉在这些姐姐妹妹面前,有一点想扮演那个输的角色,因为他觉得这些姐姐妹妹太精彩了。在传统的封建社会,男人在女人面前是输不起的。法国人的漫画里,看到一个人开车比他快,就说:“疯子,一定是女人。”开过去以后,一看怎么不是女人,就说:“原来是个男的,比女人还差。”在男性的口中,怎么骂还是女人。可是宝玉觉得,天下最美的性情、最美的才华,都在女性身上,不在男性身上。所以《红楼梦》是一个反当时潮流的写法。

“探春听说,忙写了出来。”探春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