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惜指尖颤抖,反握姜吟玉的手,“我会很快回来的,说不定到时候,就能带着你父亲来见你了。”
姜吟玉仍摇摇头:“等战事结束了不行吗?若那人真是阿爹,我想他也会想办法来找母亲的。”
兰惜从袖中抽出一封信,递了过来。
姜吟玉展开一看,上面透露出些许关于父亲行踪的线索,落款处是兰家人。
兰惜轻拍女儿的背,“这信不是空穴来风,母亲自有掂量。”
姜吟玉折好信件,准备出言劝阻,但看兰昭仪眼中升起光亮,将到嘴的话咽了下去。
“母亲还是去问一下外祖,听听他的意见吧。”
兰惜点头:“我正有此意。”
姜吟玉放下心来,送兰惜出了院子。
她回到屋内歇息,第二日照例早起,去给母亲问安。
走到一半,在长廊上撞见了母亲身边的侍女,看她一副魂不守舍的焦急样子,喊住她问:“怎么了?”
“公主……”侍女神情胆怯,欲言又止,在姜吟玉反复追问下道,“娘娘她不见了。”
姜吟玉握住她手臂,“你说什么?”
侍女手贴着腹,道:“娘娘留下一份手书,说她已经夜里离开河西,往北边去了。”
姜吟玉轻吸了一口凉气,“手书在哪里?快给我看看。”
92、出关
侍女说兰昭仪不见, 姜吟玉和她要了母亲留下的手书,飞快看了一眼,便明白了一个大概, 握着信往兰家的正厅跑去。
白日起了风, 兰家外祖在屋内用着早膳。
外头仆从禀告:“公主来了”
老人赶快放下手中茶盏, 姜吟玉挑开帘子进来, 道:“外祖,母亲去出河西了,这事您知道吗?”
老人脸色大变,接过她递过来的信件, 来来看看翻看了一遍又一遍:“你母亲未与我说。”
姜吟玉问:“她说身边有士兵护着她。“
“你母亲身份尊贵,想要出去,要士兵护着她, 他们不敢不从。
老人摇摇头,“可现在外面太危险了,她一个人, 难保不会遇上北戎人。“
兰惜去的苍叶城,那是大昭西北一座边陲城池。
见姜吟玉黛眉紧蹙,他劝道:“你也不要太担心, 那里是大昭的地盘,你兰表哥就在驻兵在那,你母亲要是去,肯定提前告诉过你表哥了。”
姜吟玉闻言,心稍微落回了胸膛一点,“那我让表哥接到母亲, 就发一封信告诉我。”
老人宽慰道:“河西到苍叶城也不远,赶半天路就到了, 放心吧。”
姜吟玉点点头,收好手书。
她走出屋子,院外一小厮迎上来,问:“少夫人差我来问您,公主今日还去城外施粥吗?”
姜吟玉本就打算去的,道:“我换一身衣裙就来。”
小厮得令,麻溜地跑了出去。
玉门关外,大批百姓逃难流入河西。前两日,姜吟玉都不在城中,阮莹一个人明显力不从心,她又是孕妇,兰家人都劝她下来歇歇。
今日姜吟玉一来,阮莹总算放松下来。
姜吟玉一到粥棚外,就看到她肚子比前几日大了一圈,整个人瘦得只剩皮包骨,赶紧劝她放下手头活歇息。
阮莹摇摇头:“我是兰家的少夫人,自然要担着责任,否则外人会笑你表哥怎么娶了我这么个妻子?”
阮莹家世一般,相比于兰家,这门婚事属实是她高攀了,阮莹一直以此为心结,样样都要做到最好,生怕落了人口舌。
姜吟玉理解她的心情,“可你若是累坏了,伤着肚子里的孩子,岂非更让表哥担心?”
阮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