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秋与其婢女芸香,此处薛姑娘仔细推算过,由此得出结论,谋害岳姑娘的真凶提前知道那日下雨,这才谋划的恰到好处”

李策反应极快,“我记得敏行的叔父是司天监少监?”

裴晏颔首,“崔少监擅观天象,同住一起的崔赟自小也耳濡目染,而就在今日清晨,大理寺找到崔少监,问起去岁五月,他竟清楚记得去岁五月初开始,连着十日崔赟都在问他天象之事,案发在五月十七,他于五月十五便知十七那日要下雨。”

众人听得悚然,可郭淑妤想了想道:“不对,大人说的不对,那日同游之事和崔赟并无干系,当时我在月初便同湘儿提过出游,五月春末夏初,正好登高,后来是她定下的十七日,她定的日期,怎么又和崔赟有关呢?”

裴晏这时问:“她是哪日定下的十七?”

郭淑妤坦然道:“正是五月十五。”

裴晏语声一沉道:“那便更无错了,因这日期,本就不是孟湘自己定下,而是崔赟告知于她,她再知会于你”

郭淑妤迷惑道:“是崔赟计划好了雨天杀人,而后哄骗湘儿按照他定的日子出游?可……可他提前在看日子,这便是说湘儿一开始就告诉他我们将出游?我记得他们二人虽有旧交,可关系并不亲近,湘儿怎么可能什么都告诉他?”

两件案子三位受害者,再加个凶手,彼此又多有交集,裴晏说的虽细致,可众人越听越有些云里雾里之感,宁珏便道:“小娘子们出游是她们私事,怎么孟湘会听崔赟定日子?他还一早就知道出游的事?莫不是他们二人……”

他素来直言不讳,话音落下,其他人面面相觑意味深长,安远侯孟谡与钱氏的脸色顿时不好看起来,钱氏道:“死者为大,湘儿尸骨未寒,宁世子慎言。”

宁珏轻咳一声,“我是按实情推断嘛。”

裴晏看向安远侯,“侯爷,事到如今,我难替孟湘周全了”

孟谡面色几变,终于恨恨盯着崔赟一叹,“好,罢了,如今,没有什么比我女儿遇害的真相更为重要,我只想知道崔赟因何害我女儿。”

崔赟跪地半晌,此刻艰难地扯了扯唇角,“侯爷,您也算看着我长大,我对湘儿的心思您不难猜到,我怎么可能害她……”

钱氏面色微变,“你住口”

众人又是一阵哗然,裴晏尚多委婉,可崔赟这话竟是承认了心悦孟湘?若是心悦孟湘,又怎么会杀了孟湘?

崔赟仿佛知道大家在想什么,哑声道:“湘儿与我少时相识,我自知门第低微,非她良配,因此并未存非分之想,我只远远看着她,她喜欢什么我便给什么,只要她安康喜乐,我能如此看她一辈子,我送给她的那些首饰玩意儿,都是我心甘情愿,每一件都是我精心挑选,每一件都配得上她侯府嫡女的身份,我无非是想讨她欢喜罢了。”

崔赟重伤已久,此刻面上血色尽褪,一双眸子也发红,再配上他嘶哑无力之声,倒显得格外深情,他又道:“这些大理寺调查良久,想必已知道,既知道,便明白我对她并非虚情假意,我那般心疼她,又怎么会害了她?”

他说着磕头下去,“请公主明鉴,请叔父明鉴,我寄住在二叔父府上多年,与他探讨天象是常有之事,怎么会是为了谋算杀人?我对湘儿尚是一厢情愿,湘儿又怎会听我定日子?又把闺中密友之行尽数告知于我?这一切,不过是衙门的臆想罢了!”

他言辞切切,宜阳公主迟疑道:“鹤臣,可有人证?”

裴晏道:“此事并无人证”

宜阳公主听得蹙眉,但裴晏转而道:“不过,想证明行凶之人是他,无需在孟湘身边找人证,杀人抛尸,还要伪造模仿案发现场并不容易”

“案发当日,崔赟以玄武湖游湖之理由出城,后独自泛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