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梓桐狐疑地看着她,一转眸,付云慈的目光也意味深长,姜离失笑道:“这是正经差事,你们道编排起我来!”
虞梓桐心思纯直,倒也并不深究,只一口一个恩情,万分感激姜离,待说起裴晏的不易,她默了默道:“自然也是要谢他的,我父亲不便出面,等此事了了,不若你再陪我去大理寺走一趟?”
姜离莞尔,“那自然好。”
早朝上的争端已不胫而走,虞梓桐二人也不过好奇此中曲折,三人说了半个时辰的话,虞梓桐着急与父亲商议此事,至黄昏时分便提了告辞。
待送走二人,怀夕道:“姑娘,咱们也要明日便去见裴大人?”
姜离摇头道:“他们要捉拿之人百数,定没有这样快审问清楚的,等内情查尽之后再去吧。”
姜离预料到大理寺忙碌,却也没想到此番动静如此之大,当天晚上,长安城大街小巷便议论起来,连如意二人都听到不少动静。
至深夜薛琦归来,喜气洋洋地把姜离叫到了跟前。
“乖女儿,你实在争气,你可不知,肃王这几年从未放下过争储的心思,如今这事一出,别说他了,便是段国公和勋国公两府,从此往后都要销声匿迹,这一下太子殿下便可高枕无忧了,今日父亲去东宫,太子殿下和你姑姑,还有宁娘娘都对你赞不绝口,我们宁氏和薛氏如今算是化干戈为玉帛了……”
薛琦自顾自说着,这时又正色道:“你去给宣城郡王看病,可是瞧着他比常人呆笨许多?”
姜离迟疑地点头,薛琦顿时两眼放光道:“只要你姑姑此番一举得皇孙,那我们便当真万事不愁了,好孩子,明日便进宫给你姑姑诊个平安脉吧。”
薛琦太过高兴,又将今日殷贤妃如何久跪却未得见景德帝,勋国公白衣请罪却被捉拿下狱的情形说来,端的是一网打尽、彻查到底的模样,姜离也听得心潮难定。
翌日午后,姜离入东宫给薛兰时请脉。
薛兰时身孕已近四月,小腹已微有隆起,比起薛琦的喜悦,她则显得淡然许多。
“的确是高兴的事,不过这几年为了李翊,姑姑我可是吃了不少亏,真是有苦说不出,那宁家还记恨了我们多年,到头来,竟是你帮他们找到了真凶!”
薛兰时有些不忿,末了又道:“不过没了肃王,太子殿下可稳坐储君之位了,你是不知道,贤妃娘娘昨日跪得晕了过去,被抬回长秋宫之时,口中还念着陛下,天下父母心,她只怕没想到肃王这样大胆。”
姜离请完脉忍不住问:“那贤妃娘娘会如何呢?”
薛兰时叹道:“若她当真不知情,多半会被褫夺妃位,剩下这些年只能在冷宫度过了。”
薛兰时还需安胎,姜离一边写方子,一边想起了昨日肃王之言,便道:“昨日肃王说,陛下疼爱太孙,乃是因宁阳长公主之故?”
说起此事,薛兰时都唏嘘起来,“他说的不错,李翊不仅聪明劲儿和长公主十分相似,他那双眼睛和长公主生得也十分像,当年私底下也有不少老宫人如此议论,只是……长公主当年在北境死的不清不楚的,后来也的确生出不少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