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梓桐无奈道:“可别提了,此前那宅子多有古怪,父亲又找牙行看了数家,可看来看去,稍喜欢的漫天要价,价钱合适的又多不如人意,这么一圈下来,竟还是那死过人的宅子最喜人”

姜离道:“那如何办呢?”

虞梓桐摊手,“实是难办,虽说死人是几年前的事了,可谁心底不膈应?只是那府中阔达,园景屋阁合环棋布,实在可人,当初不知旧事,我和父亲都喜欢极了,回来后一直念念不忘,父亲今晨说请位师父去瞧瞧,若能消煞迎吉,倒也在考虑之列。”

姜离虽不信鬼神之说,可置办宅邸素来讲个吉祥如意,也颇明白,然而虞梓桐的心思还在沈渡身上,这时拉住姜离的手道:“阿泠,你的身份多有不便,如今我只托你一件事,若你有了沈公子的消息,可能知会我一声?”

虞梓桐满眼诚挚,姜离只好先应是。

待虞梓桐用了新方之药,姜离见时辰不早便提了告辞,她起身送至院门,又目送着主仆二人往前院而去。

碧云站在她身边道:“姑娘,幸好遇到了薛大小姐,您的伤若被老爷知道,奴婢真是万死难辞其咎。”

“的确多亏了阿泠。”虞梓桐感叹一句,又忍不住道,“也实在太巧了……”

姜离既奉命授医,出入禁中便有了名目,她与金永仁商定于五日后教学,前几日她可往太医署翻看此前针博士所留卷宗,好依学生们所学进度制定授医方略。

出了虞府,马车直奔禁中而去,待到了太医署,门口的值守一见她来了,立刻进门内通禀,不多时,医师苏长淮快步来迎。

“猜到今日姑娘会过来,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这个时辰济安堂的学子们刚完成早课,姑娘正好去瞧瞧学生们的课业”

姜离莞然应好,一行人便往济安堂去,没走两步,姜离瞧见一个灰衣男子在北面的月洞门处一闪而过,正是昨日见过的,跟着白敬之同来的中年亲随。

她脚步放缓道:“白太医在此?”

苏长淮应是,又唏嘘道:“还是来寻医案的,按太医署的规矩,所有充公的医案要存放二十年才会销毁,他要找的是十三年前的医案,这些年库房内大大小小的箱笼搬来搬去,都不知放在哪里去了,昨日寻了半晌只找到了一卷,金大人念在他这些年劳苦功高,便允了他今日再来,他今日还送来了几卷治疫方略,也算是投桃报李了。”

姜离奇怪道:“那些医案当真利于他自己的胃疾?”

苏长淮道,“这个在下便不知了,白太医也是老大夫了,既然辛辛苦苦的来找,那总是有利的……薛姑娘可擅胃疾?”

姜离摇头,“此病只算略知一二。”

二人说着话到了济安堂,堂内正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带着个书童候着,正是如今的针博士乔仲麟,他年事已高,自己也是多病之身,今岁本有请辞之意,奈何太医署针师不足才堪堪留任,得知姜离奉命而来,态度颇为和善。

一番交接问询下来,姜离已是心底有数,待乔仲麟离去,又与苏长淮和另一位医师谭樯商议授医之策,待定完章程已至申时过半。

二人送姜离出来,刚出济安堂,便见白敬之在不远处与一人说话。

他苦笑道:“不是我不愿意,实是我这病难以支撑,你是清楚的……”

“白兄,我正是为你的病考虑,长安同僚皆在,用药也方便,若真出个事端我们还能照料你一二,你眼下也不适合长途奔波,何不把嫂夫人接回长安呢?”

姜离驻足,苏长淮二人也停了下来,苏长淮低声道:“这位是新上任的太医丞岳柏恩,他如今在编一本小儿病医经,大抵是想让白太医留在长安帮忙一二。”

姜离恍然,便见白敬之继续推辞道:“你有所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