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之又少,但好在早就开始准备,即便为了赶时间加速显得有些仓促,但远不到手忙脚乱的程度。

如今婚礼形式多样,婚宴主场地他们决定并不在家中办,而是敲定了一座西式的花园酒店。周承明了解西式宴会,由他安排了整个宴会的流程。考虑到玉秋如今身体情况,周锦宗做主,删减掉了一些跪拜敬酒的繁琐礼节。周文禄亲自拟了邀请名单,除了本家血缘较近又安安分分的亲戚,还不乏各行中与周家有过接触的交易对象,届时,只要是有名望的证婚人在场,就能吸引不少宾客的目光,婚宴过程简化一些,不会引起太大注意。如今思维逐渐开放后,确实有不少人对“共妻”制度持反对态度,周康毅负责联系好到场的报社记者,笔者的文章也需要由他过目……待几方分工尽数安排妥当,距离婚礼已经没有几天了。

玉秋在火车站接到何丽莹一行人,除了何家二老,还有两三位中年男女,都是在拜亲时见过的,玉秋一一打过招呼,将他们领到一所周家安排好的宅院里安排住下。

宅院距离周家本宅只有两条街的距离,宅子打扫得很干净,物件也很新,除了玉秋贴身照顾的采云,还拨了十几个下人过来,方便照顾众人的起居。

婚宴就在三天后,自此开始,玉秋要和何家人住在一块,不能与几位未婚丈夫见面,等到婚礼当天,由周文禄他们前来接人,两家一通前往主场地,待宾客入座、吉时到了,再进行婚礼。

玉秋先前也了解过共妻婚礼,对比后发现他们几乎没有采用传统的仪式,反而是更多参考了普通婚礼的正式流程。删去了一些琐碎的细节,整体却保持着该有的规矩,丝毫没有因为他的“共妻”身份而怠慢他。虽然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但看着最终定下的环节,玉秋心里还是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