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里不时传来跑堂的伙计地道的京腔儿京韵的吆喝声:
“来了二位,沏茶点菜”
“得勒,炸酱面两碗,水爆肚一份儿,炒肝一份儿”
“来了您呐,几位,里边请了您呐”
“二两猪头肉,一盘花生米,老白干四两哩!”
“开门送客再来啊,您呐!”
“看来这是一家饭馆了!”章老汉一边这样想着一边牵着珍珠在离饭馆大门不远的地方坐了下来。
不断地有人从那个门里出出进进,进去的人若是一个人独行的无不是挺胸抬头大踏步迈进饭馆儿的,而三三两两结伴而来的无不是谈笑风声在彼此礼让先行的热闹中进门的。至于从那个门里出来的人则无不是酒足饭饱的:要么打着饱嗝,要么边走边用牙签儿剔着牙,要么就是满面红光一身的酒气。
大雅之堂(09)
(9)
闻着飘在空气里的饭菜香,听着店小二的吆喝,看着这些出出进进的人,爷爷和珍珠越发地感觉饥肠辘辘了。爷爷打开手里的塑料袋子,掏了两个西红柿出来,在裤子上蹭了蹭,又用手转着圈儿地抹了抹,然后递给珍珠:“吃吧,珍珠,饿坏了吧!”,珍珠一边点头一边接过西红柿大口大口地咬着。
“孩子,慢点儿吃,别噎着了。还有好些呢!”
“爷爷,你也吃啊!”珍珠一边继续咬着西红柿一边说道。
“好,爷爷也吃!”章老汉把手伸进袋子里又摸出两个西红柿来,正低头在裤子上蹭的功夫,就听见珍珠说道:“爷爷,你看那边!”
爷爷顺着珍珠手指的地方望过去,就见斜对面几步远的地方有一颗大树,一个妇女背上背着个孩子,在树下摆了个小摊儿,正给一个发福的带着金丝边眼镜儿的中年男人擦皮鞋呢。
所谓的小摊儿其实也没什么东西,两个小马扎,一个给客人放脚的斜面的小木敦儿,一个放鞋油鞋腊鞋刷和几块擦鞋布的小木箱,小木箱的前面立着一块儿很不起眼儿的硬纸壳儿,上面歪歪扭扭的写着几个字:皮鞋,一双三毛,皮靴一双五毛,不过爷爷仔细看了半天,也只认出了三毛和五毛这几个字而已。
那个妇女虽说身上还背着个孩子,动作却十分的娴熟麻利。除尘,上油,打蜡,抛光,几分钟就把那个男人脚上的鞋擦的铮明瓦亮。就见那男子挺了挺脊背,然后往左右晃了晃头,仔细看了看擦完的皮鞋后才把脚从小木敦儿上拿下来,站起身低着头又审视了一番,终于满意地说道:“不错,很亮!”,接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五毛钱的纸币来,递个那个妇女说,不用找了。说完俯身拿起地上的公文包转身走掉了。
那个男子还没有走远,紧接着又有一个穿着年轻的女子苦着脸走了过来,一边走一边不停地低头看脚上的鞋,惹得爷爷和珍珠也往她的脚上看过去,发现她的鞋不是一般的脏,粘着好些泥呢。
就在这时那女子偶一抬头发现了那个背着孩子的妇女的擦鞋摊儿,眼睛一亮,急步走到近前问道:“师傅,您看擦我这双皮鞋要多少钱啊?我的鞋比别人的都脏。”
“啊,也是三毛钱。”妇女答道。
“还真便宜哈!我刚买的鞋,才穿了没几天,刚才不小心一脚踩泥坑儿里了,你给擦擦吧,不过你可得快点儿,我还有约会呢!”
“行!你坐下吧,一会儿就好!”妇女一边说一边在箱子里找了一个干净的鞋刷和擦鞋布来,那女子做好以后立刻动手擦了起来,动作干净利落,很快皮鞋擦好了。那女子从小马扎儿上站了起来,低下头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地看了看,笑着说:“不错啊,又快又干净,好像比刚买的时候还亮呢!”说着也从口袋里掏出一张五毛的人民币来,递给擦鞋的妇女说道“我赶时间,不用找钱了。”话音尚未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