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
一家人正在说话,就听见门响,套间外传来玲玲的声音:“闽乔你在吗?”
“是玲玲吧,快进来吧,闽乔在这儿呢!”李云霜冲着门外叫道。一眨眼的功夫就看见玲玲从套间的门里探进头来,一眼看见了站在门口正扭头去看她的闽乔,忍不住腾的一下从门外串了进来,嘴里连连叫道:“天哪,天哪,闽乔,这衣服真是太漂亮啦,在哪里买的?真好看啊,这下子,羽清可是彻底给你比下去了。”
“玲玲,你又胡说了!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别把羽清和我放在一起比。咱们是一起长大的,我是谁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除了爸爸妈妈和爷爷,你就是最了解我的人了。我哪里敢和羽清比呢?有什么资格跟她比呢?我算什么,什么都不是,以后可别再说这样的话了。羽清要是知道了,怄也要给你怄死了。”
“是,没错,我是知道你是谁,可我更知道她是谁,是什么样的人,所以我才会说你把她给比下去了。我就是觉得你比她好,处处都比她好,这话当着她的面我也敢说!”玲玲不理闽乔,自顾自地说着她自己的话。
“你们两个的话都有点问题。”李云霜笑着插话进来,“你们三个,闽乔,羽清还有玲玲都是好孩子,你们各自有各自的优点,各自有各自的特色,不能说谁把谁比下去了,也不能说不敢和她比,自己什么都不是的话。闽乔,以前妈教你背过一首张九龄《感遇》里的一首诗,就是江南有丹橘的那首,你还记得不?”
“大概记得”闽乔歪着头略微想了一下,然后一句一句缓缓地背道,“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对,没错,就是这首。诗中歌咏丹橘,实际上是以橘喻人。张九龄是借丹橘来比喻人的节操。橘树有美好的品德,它不畏风霜不怕冰雪,四季不凋,还把自己的果实奉献给人们。但是世人却往往只看中桃李,而不肯赏识丹橘,这对丹橘来说是不公平的。我想对你们两个丫头说的是啊桃李有桃李的好,丹橘有丹橘的妙。虽然在世人的眼里,可能会更看重桃李,但是丹橘也不能因为这个就感到自卑。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都不要因为出身微末就自己看轻自己。自古以来,有多少青史留名的了不起的人物都生在寒门。出身微末的人一样可以有一颗高贵的心,出身高贵的人也可能只有贫乏的精神。别人我管不了,但是我希望我自己的女儿永远都不要用那些世俗的标准去衡量自己。你要知道一个人是高贵还是低贱,绝不取决于他的出身,而是取决于他的精神世界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