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1 / 2)

说起学习计划,谢星珩是想今年就留在嘉源省,专攻学习。然后直接从嘉源省上京赶考。

孟培德却摇头:“我想去丰州县看看,好些人给我寄信,我想去看看。”

心痒痒的。

他也照顾游子思乡的心情。

这次学完,谢星珩就要应试了,以后回家乡,就跟去外地一样,麻烦又遥远。

不像他一个老头子,退下来就不会再回朝堂,出来走走,什么时候都能回家。

谢星珩心里很感动。

他在孟培德这里,总能从平静的言语里,感受到很大的善意。

谢星珩劝了两句。

此行山高水远,沿路奔波,上了年纪的人走这一趟,实在遭罪。

孟培德说:“你当我老了?”

谢星珩便不劝了,但说:“过完正月再走吧?我们一家也歇歇,明天我带两个孩子来家里转转,他俩长得可好,现在会说话了。”

江知与捧茶喝,掩饰情绪。

一般到外面,都是自谦。哪有谢星珩这样的,一开口就是孩子长得好。

不过谢星珩还算有自知之明,没夸孩子乖。

孟培德听见孩子有些头疼,但学生殷切望着他,他便答应了。

“行,见见。”

看看这对机敏又能干的夫夫俩,生出来的娃娃机不机灵。

第126章 返乡

来嘉源省的第三天, 家里人分头行动。

谢星珩跟江知与带着孩子们,又一次去孟府拜年。江承海跟宋明晖就先去街上逛逛, 主要是买些锦缎。

眼看着四个小的走远,江承海才回过头跟宋明晖说:“没想着还能沾着哥婿的光,穿件好衣裳。”

江承海对这些东西都不在意,他人糙,精贵的布料不耐穿。可他夫郎常在家里啊,这些穿穿又没什么。

早几年还不怎么在意,哪家商户都这样。后来供出江老三了, 他眼看着好东西从手里过, 自家人敢留不敢用,心里就很不得劲。

他个大老粗,干嘛偏爱读书人?还不是读书能入仕。

宋明晖还好,没特别的执念。

他大哥发家早,怕他在亲戚家受委屈,挣了钱,大头都花在他身上了,衣食住行从未短缺, 也是挑着好的来。

活到这岁数, 喜好也定型了。

太花哨的东西,他本来也不喜欢。

前几年,衣料开放购买,商户人家也能制锦缎衣裳穿时, 江承海做了好些, 他们都没怎么穿。

今年是孩子们的孝心, 江承海又兴冲冲的,宋明晖就跟着去了。

他想着, 好衣料难得。平时不会常穿,做两身得体的,以后赶着重要日子穿。

江承海也这样想。

他要脸,怕被人说“老来俏”。

另一头,谢星珩跟江知与夫夫俩一人抱个崽,进了孟家门。@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谢星珩在这里住过几个月,他是外向性子,说话也妥帖,跟他接触过的人,无一不夸。

年节里过来一趟,多的礼不好说,整得他像孟家的主子似得,但见面都要抓一把糖果。

一说就是小孩的零嘴,大家吃个新鲜。

他夫郎开着糖厂,这行为不算出挑。

昨天拜过年,今天随性些。

孟培德在暖房里见他们一家子,主要是怕孩子冻着了。

他也把家里的小孩子叫来了,从三到八岁不等。天玑宝宝跟锦鲤宝宝是在场最小的娃。

江知与在家里教过他们,他俩给两个爷爷拜过年,又给两个爹爹拜过年,再来孟家,就依样画瓢。

宝宝们今天都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