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1 / 2)

“我仔细想过了,男人们都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天下读书人都想当君子,说起话来,都是怕天下人耻笑。所以我不需要考虑太多,我对得起良心,尽我所能的帮助百姓过好日子,得到百姓的认可,就够了。”

江知与听他这一番话,对徐诚的许多担忧,就此瓦解。

他总会担心徐诚的性格,待在现在的位置上,会有诸多不适应、束缚,他会困在其中,可能会钻牛角尖,也可能会有很多难言的委屈和无奈。

但徐诚能想明白这个,说明他心境很开阔。一般的琐碎小事,或许能给他添麻烦,但不能难倒他。

江知与很为他开心。

徐诚也问他:“你呢?决定好去外头闯荡了吗?”

江知与点头。

“嗯,决定了。”

从他跟徐诚合伙开糖厂的时候就决定了,只是事业起点在丰州县,看起来不起眼。

两人聊着以后的事,江知与突然意识到,以后不止要远离家乡,连好友都不能常见,不由红了眼圈。

徐诚跟他心情一样,擦擦眼睛道:“很奇怪,我之前跟表哥一块儿往南地打通那里的联络点时,一走几个月。现在跟着林庚,又南下数月。时间都挺长的。真走了吧,反而没觉得有什么。说起以后要很久不能见面,心里现在就难受起来。”

江知与说:“可能是我们说话太矫情的原因。”

徐诚听着直笑:“对,想太多就会难受!”

他们振作精神,详细规划了下糖厂的发展规划。

徐诚未来一段时间都会在南地,即使林庚另有差事,去了别的地方,他也会留在南地。

这里有皮料,有果酱果干,有蜂蜜。未来还会跟糖厂联动,有他的事业。

他还要看着南地把一条条的路修起来,这必须要有人监工,否则拨款一级级克扣,再多的银子,砸进来都填不起窟窿。

江知与告辞前,徐诚低声跟他说:“林庚说,你夫君取中的可能很大。但外放是一定的,可能是东部沿海地区,也可能是西北边疆。沿海地区有盐田,势力复杂,要杀人,就往这里送。”

不杀人,就是另外一个地方。

这些事,谢星珩都还不知道。

江知与很感谢徐诚。

徐诚拍拍他肩膀,“别想太多,我们一起长大的交情,人在变,情义不变。”

这件事太重要,江知与回家,跟谢星珩是在空旷的院子里低声说。

谢星珩有印象。

上一回在空旷的院子里议事,还是乡试以后,在京城镖局,跟四位先生说朝局。

江知与跟他说,只是让他有个心理准备。

“我有跟舅舅学盐务,回家以后会继续跟他学,也会再找大表哥请教。”

不论会不会去东部城市,都做好准备。

势力复杂的地区,这些弯弯绕绕就格外重要。

谢星珩相信他的能力,现在不是客气包揽的时候,他只说“辛苦”,“我也会努力的。”

夫夫俩默契的不跟两个爹说,把事情压心底。

他们大了,孩子都有了,该撑起家里的一片天了。

年初三,江致微跟卫泽过来拜年。

拜年时,又给江承海和宋明晖敬茶。

这次江承海跟宋明晖都给他们一份礼,精挑细选以后,没挑花哨、不经用的。

他们给准备了五对木簪子,平时夫夫俩可以用。又有两盒好墨条,给江致微的,津口县买不到什么好墨条。还有两根金条,是给卫泽的。

津口县日子苦,江致微心里梗着,果酱厂开起来以后,他也不会把盈利的钱拿来用。家里总要开支,他当厂长的月钱够用。这两根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