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衙的官吏一道吃饭,筵席上,一句没问及黔地政务,只与同僚们谈论文墨,吟诗作赋。
周大珏果然文采过人,工诗词,随时作诗不含糊。
沈持自?是不及他的。
“请沈大人为咱们黔州府题幅字吧。”酒席间,韩越提议道:“以后?看见了全当个?念想,也让咱们当地的学?子沾一沾你这个?新科状元郎的文气。”
沈持觑眼去看周大珏,见他面上闪过一丝微微的不悦,忙推辞道:“在下再黔州知府任上前后?不过三个?多月,实在不敢托大。”
几名同僚几乎异口同声道:“请沈大人为黔州府题字。”
沈持依旧推托。
这时周大珏笑着说道:“请沈大人不要吝啬墨宝,像韩大人说的那样,让黔州府的读书人沾沾状元郎的文气。”
这下沈持不能再推了,说道:“拿笔墨来?吧。”
有人很快端笔墨过来?,他想了想写道:螺峰毓秀,富山贵水。②
周大珏读了头一个?叫好:“果真是状元郎的文笔啊。”一众同僚也都夸赞个?不住:“这句,这书法,真是好。”
“但愿真能借一借状元郎的鸿运,改一改黔地的穷山恶水,”韩越说道:“从此就真是富山贵水了。”
沈持举杯给他敬酒:“韩大人,一定?会的。”
几天之?后?,由黔州府最?好的工匠王崧良等人雕刻出两块精致的木匾,分别挂到了黔州府城楼两侧。
石匾挂出来?的那一日,满城的人,认字的书生,不识字的白丁,都聚集在城楼前围观。“写的好啊,富水贵山,咱们没有田地,以后?向山向水要生活,变成富山贵水……”
“写得好。”欢呼声一阵又一阵。
有书生故意为难不识字的:“好在哪里啊?”
目不识丁的人仰头看了半天,龇着牙笑道:“又大,又黑,又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