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器的总设计师是毕云峰。在这六十多年 中,他为这个工程工作了三十五年,其余时间冬眠,去年刚刚苏醒,岁数比 曹彬要老许多。
“但这老家伙是很幸运的,一个在公元世纪的地球上造加速器的人, 三个世纪后又造了一个环绕太阳的加速器,人生如此,也是很成功了。不 过这老头很偏激,狂热地支持星环城独立。”
反对光速飞船的力量主要来自公众和政界,而支持者则大部分来自 科学界。星环城成为向往光速宇宙飞行的科学家心中的圣地,吸引了大 批优秀的学者,即使联邦体制内的科学家,明里暗里也与星环集团有着大 量的合作,这使得星环集团在基础研究的许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太空艇离开线圈继续飞行,星环城已经近在眼前。这座太空城采用 少见的轮辐形结构,城市像一个在太空中旋转的大轮子。这种构型结构 强度高,但内部空间不够开阔,缺少“世界感”。有评论说。星环城不需要 世界感,对于这里的人来说。他们的世界是整个星空。
太空艇从巨轮的轴心进入,要通过一条长达八千米的辐条才能进人 城市,这是轮辐构型的太空城最不方便的地方。程心想起了六十多年前 在地球的太空电梯终端站的经历,想起了那个像旧火车站一样的终端大 厅。但这里给她的感觉完全不同,星环城的规模是终端站的十多倍。内部 很宽阔。也没有那种陈旧感。
在辐条通道中的升降梯上,重力渐渐出现,当达到 I 个 G 时,他们进 入了城市。这座太空科学城由三部分构成:星环科学院、星环工程院和环日加速器控制中心。城市实际上是一条长达三十多千米的环形大隧道 确实没有整体中空构型的太空城那种广阔的空间感,但也并不觉得狭窄。 城市里看不到机动车,人们都骑着自行车出行,路边停放着许多自行车供人们取用。但是,前来接程心和曹彬的是一辆很小的敞篷机动车。 由于大环中的重力只有一个方向,所以城市只能建在环的一侧,另侧则成为天空,投射着蓝天白云的全息影像,这多少弥补了一些“世界感” 的不足。有一群鸟鸣叫着飞过,程心注意到它们不是影像,是真的。在这 里,程心感觉到一种在其他太空城中没有的舒适感。这里的植被很丰富, 到处是树木和草坪,建筑都不高。科学院的建筑都是白色的,工程院是蓝 色的,但风格各异,这些精致的小楼半掩在绿树丛中,使她有一种回到大 学校园的感觉。程心注意到一个有趣的地方,像是古代雅典一个神庙的 废墟,在一个石块筑成的平台上,有几根断裂后长短不一的古希腊风格的 大石柱,石柱上爬满了青藤,石柱中间有一座喷泉,在阳光下哗哗地喷出 清亮的水柱。有几个衣着休闲的男女或靠在石柱上,或躺在喷泉旁边的 草坪上,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似乎忘记了这座城市处于联邦舰队的包围 中。
在废墟旁边的草坪中,有几座雕塑,程心的目光突然被其中一个吸 引住了,那是一把长剑,被一只套着盔甲的手握着,正从水中捞起一个星 星组成的环,水不停地从星环上滴下去。程心的记忆深处对这个形象有 些印象,但一时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她在车上一直注视着那座雕塑消 失。
车在一幢蓝色的建筑旁停下,这是一个实骏室,标有“工程院基础技 术 021”的字样。就在实验室门前的草坪上,程心见到了维德和毕云峰。
维德自接管星环集团后从未冬眠,现在已经一百一十岁。他的头发和 胡须仍剃得很短,全都是雪自的了。他不拄拐杖,步伐稳健,但背有点驼, 一只袖管仍然空着。在与他目光相对的一刹那,程心明白这人仍然没有 被时光击败,他身上核心的东西没有被时问夺走,反而更凸显了。就像冰 雪消融后露出的岩石。
毕云蜂的年龄应该比维德